作者:
Imbufo ( )
2015-07-21 01:50:56※ 引述《zacds (空氣陽光和水)》之銘言:
: 今年25歲,性向喜歡男性。
: 從來都沒有交過男友,求學時期一直都在念書、玩社團、學新的東西、創作等
: 把自己的時間塞得很滿,簡單來說是個工作狂、學習狂。
: 朋友稱呼我為怪咖,因為我的喜好和別人不一樣。
: 異性朋友很多,幾乎都是哥兒們,沒把我當女孩子看,把我當心靈導師比較多。
: 曾經被告白過,因為那時年紀小害怕就拒絕了(我得到遇到男性告白就會退縮的病。)
: 可以接受和男性交朋友,卻很害怕交男友這件事情。
:
: 因為年齡到了,姊姊們都結婚了,所以一直被逼相親什麼的。
: 家人雖然說不婚也沒有關係,但是他們講話的內容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啊!
: 有嘗試過去聯誼(很多人的那種),結果自己變成紅娘(?)是去牽線的,還促成佳偶。
: 我想知道有沒有女孩們和我一樣對男友這件事情是趨避衝突的......
: 如果是妳,要怎麼治好這種症狀。(我真的很怕交男友這件事情......)
或許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看,不過這只是參考,可以選擇觀看的面向其實有很多。
可以試著先看看,自己父母的婚姻順不順利?母親在婚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
對交往跟婚姻這兩件事,會或多或少地聯結在一起,有沒有可能是母親角色的形象,
塑造了自己對於「未來自己需要怎麼樣」的想像?
在台灣,女性背負的傳統價值觀,是傾向壓抑與反個人自我發展的。文化的因素,會
不會或多或少地給自己「身為一個女人應該要這樣」的某些想像?傳統文化對於性別
有著很僵化的既定認知,不管是對男性,還是對女性都是。
另外,對於交往,我自己會抱持什麼樣的認知呢?換句話講,想到「交往」這兩個字
的時候,我會聯想到什麼?這是一個小實驗,有什麼想法都是正常的,唯一的要求是
對自己誠實一點,放任自己的想法去飛,想到什麼都可以寫下來。
上面是一個自由聯想的小遊戲,對於交往這件事,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沒交往過,所
以對自己來說,那個是一種陌生的情境,而人對於不熟悉的情境是會有所顧慮的。可
以試著想看看:進入一段關係會發生什麼事?我對進入一段關係有什麼想像?
如果覺得上面的問題太抽象,那可以試著找個實際的例子來回想。比如說我被告白的
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以致於我拒絕他?是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辦嗎?如果是
的話,讓那個「不知道」講話看看,它可能會說什麼呢?
學著面對踏入未知的恐懼,那會有所幫助,不過也有時候,就真的只是沒遇到自己喜
歡的人罷了。
而說到喜歡的對象,十八世紀以來的浪漫主義,告訴我們愛情是美好的。或許吧,應
該是有美好的愛情在的,不過也要注意,會不會自己對愛情的想像太過崇高,以致於
那讓我遲遲不敢進入一段關係?因為美好的愛情是經營出來的,那個要慢慢來,所謂
的「對的人」通常也是。
浪漫主義塑造了一個美好的想像,那反而會讓我們遲疑:我現在作的,真的是最好的
選擇嗎?
比較接近實況的是:相愛是困難的,跟人長久相處是困難的,不過很值得嘗試,因為
所謂的最好是很主觀的一件事。困難來自於磨合,不過那同時也是讓一段關係漸入佳
境的主要因素。
上面是一些可以試著自我釐清的角度,但絕對不只這樣,有時候甚至去寫自己怎麼看
自己,或乾脆沒有目的地亂寫日記,都能幫助思緒的釐清與整理。
話說,我不確定我想的對不對,只是隱隱約約地看到,好像有一部分的你,對「自己
沒有談戀愛」這件事感到焦慮。是這樣嗎?感覺上,那個焦慮好像在逼迫你要趕快找
一個對象?
如果是的話,那那個焦慮會說什麼呢?它在告訴你什麼?
我覺得去問問看自己,會有所收穫。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