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ina31126 (小六)》之銘言:
: 外籍勞工引人討厭是因行為問題,不是國籍。
: 在北車經過時只想快步離開,不會覺得是個能讓人安心的地方。
: 因外籍勞工聚集
: 1.很吵
: 2.行為不好,看過男女摟抱,女生還坐大腿的
: 3.髒亂,因飲食而增加垃圾
: 4.我是女生,曾好幾次在火車被外籍勞工搭訕或吹口哨。身邊朋友也有過這種經驗。
: 車站做為交通地標,本該是方便國人約見面,聚集的地方,結果卻讓外國人來排擠本國人
: 。
: 台中車站,大家都知道因外籍勞工聚集都沒人想去了。第一廣場改賣些外籍勞工的商品。
: 難道要讓北車也這樣?
: 不管是誰,把公共場所當自己家都會被討厭。
有人說交通樞紐等地方不應該集會,因為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這讓我頓時有種,「如果造成其他人困擾就是他們的目的"之一"呢?」的想法。
從我的結論來講,這感覺其實有點像是社運。
以學運作例
一定也有人認為佔據立法院會造成不便,但鄉民應該大多數認同抗議者的作法。
畢竟大家認為他們做的事情是在追求公眾利益。
同樣地
不管今天是否認同外勞的作法
他們是在追求自身的利益
就跟其他弱勢團體爭取自己的權利是差不多的概念。
我絕對同意這樣的活動應該合法申請,而且亂丟垃圾超沒品,必須處罰。
可是光只有處罰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根本的問題在於,這些外勞有語言、工時上的問題,可能"無從申請"
對台灣人來說"理所當然"的管道,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管道而是障壁。
至少我不認為政府會貼心到主動幫他們處理這個問題
所以才會演變成今天的局面。
若不是這樣一口氣聚集了5萬人
恐怕台灣人都不會意識到,原來在我們的土地上已經有這麼多這樣的人存在。
而這一點也跟社運、學運類似:讓政府與大眾注意到潛伏已久的問題
如果我們不想忍受這種不便,就應該要求政府處理掉。
外勞之所以是弱勢團體,不單只是因為人數少而已
他們比起其他弱勢團體來說有個根本的劣勢──無法"發聲"
就像是不會說話的嬰兒只能用哭表達不滿,只有哭這"一個"手段而已。
當然,我並不認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造成其他人困擾,也不是為了抗議
但今天的結果達到了同樣的效果(應該說才剛開始)
是一種間接的發聲。
當嬰兒在哭的時候,打他只會讓他哭得更大聲(處罰)
而且他沒有辦法靠自己滿足欲望
所以一定要大人"先主動"出手(政府、台灣人的協助)
等到他有辦法自己進食的時候(建立他們可以真正使用的管道)
那時候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怪罪他們到底有沒有合法
我的見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