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atheadbird (暗光叫)》之銘言:
: 在談金鐘之前想先說說一件事
: 如果有參加過比賽的人尤其像是影片、設計、攝影這類
: 應該都有看過類似“各類作品若未達到決選標準,得以從缺”,類似這樣的注記
: 我的想法是評審喜好本就會有所不同,我自己曾有過大家都看好,最後卻沒得獎的經驗,
: 連老師都傻眼了
: 那是我非常努力的作品
: 也有看過獎項從缺的例子,身邊的朋友很努力用心完成作品多但也是摸摸鼻子就算了
: 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但好像不會放大到覺得這是評審對自己圈子的羞辱(基本上
: 從缺就代表當屆水準不足的意思吧?)
: 但就如同金曲唱跳歌手較不吃香一般,喜好不同就會有所差異,
: 曾經我的攝影老師說過
: 我們評分的時候,不能評斷當事人對這張照片的情感,我們只能盡力依照光線、構圖等去
: 下評斷,盡力公平,不帶主觀
: 我相信評審也盡力了
: 恩…好像有點偏題了
: 我想說的是,人生很多事徒勞無功,努力不見得有收穫,大家都很努力,可是呈現出來的
: 就是不夠
: 至於綜藝玩很大,平常不愛看綜藝節目的我超愛看,我媽也很愛看
: 但常常我媽就會說這個關卡幾年前某某節目有非常類似的
: 我就會回:喔 是喔~
: 但我跟我媽還是會笑的很開心覺得很好看
: 不過這是因為我們是觀賞者,就如去看音樂劇專業的和一般觀賞者看的地方就是不一樣
: 好像不是一句“可是我覺得很好看啊,類似又怎樣,幹嘛否定他?”然後就可以帶過
: 如果同理的話那麼奔跑吧兄弟 這類的節目也可以?
: 其實說這麼多我想問的是如果各位自己參加了自己很在乎的比賽,獎項卻從缺,各位會覺
: 得自己被侮辱了嗎?
: 我個人不會,如果想法不同,各位有其他想法能不能分享看看呢?
我個人是覺得藝術或娛樂是很主觀的,
一朵在路邊的野花有人欣賞,
也有許多人就只是路過,
那麼少的人支配了全台灣觀眾的價值。
金鐘獎為例,
一個節目一年有四五十集,
評審卻只能看到某一個集數,
很多節目的價值有時是陪伴,
僅僅一集定義一個節目,
好像只顧發展 不顧環保,
只看到當前的反應,
卻看不見長久的影響。
我想這個人民媒體識讀力提升的年代,
很多人開始對大眾傳播有思維,
而在這個年代我覺得三金僅限於頒獎,
似乎十分不文化,
如沈威廉所言,
他不在意金鐘 但他在意觀眾。
金鐘是理性的評斷,
而觀眾是感性的喜愛。
文化獎項目的應該要著重於,
在理性感性間搭橋樑,
也就是變成金鐘展演。
"展"呈現理性給觀眾,
也回饋感性於評審。
當理性與感性不為連結,
一個人就可能是機器 可能是瘋子
何況是一個獎?
沒有人會說機器懂藝術與人心
也沒有人會相信完全瘋的人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