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rspicu (.)
2016-04-27 11:55:5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95.76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61724812.A.C84.html
: 推 piliwu: 所以造成人格特質的原因是什麼?天生或後天?可逆或不可逆 04/27 10:48
: → piliwu: ? 04/27 10:48
: → piliwu: 不同的答案會有不同死刑看法,但台灣人不太想這些 04/27 10:49
人格特質多數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而社會和教育影響,
只是引導帶著某種天性的人如何與外界互動,當然要重視社會和教育層面的問題,
但事實就是從科學上來說,對於特殊極端的人,社會和教育影響程度可能有限,
反來比較能期待的是日後神經科學進步發展,對於大腦.人性.人格之間相互影響性,
有更透徹的剖析.說明,甚至能夠預防或是治療問題的發生.
多數看到的例子都是社會底層,因為貧窮或是缺乏教育問題,導致犯罪,
所以問題歸咎到與人意志.選擇.天性無關的外在環境問題,
但矛盾的是卻忽略了,重大犯罪並不是社會底層或是社會邊緣人的專利,
也極多是社會上混吃混喝吃得開.高社會地位.受夠高等教育的份子,
所造成的社會傷害和罪刑也相當驚人.
我比較關心的反來是科學事實上的辯證和確定,就像以前的錯誤理論,
對自閉兒的錯誤詮釋,認為是父母教育出了問題,因為嬰幼兒時期對待冷漠.缺乏互動,
導致養育出有問題的自閉症兒童,這叫冰箱媽媽(或是冰箱母親 冰箱父母)理論,
甚至到80年代還很流行,是在神經科學進步發展後才破除迷思.
來看看另一個例子,80年代還流行著性別認同是社會與教育觀念的產物,
認為強迫使用手術與強迫灌輸性別認知,就可以扭轉性別建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A1%9B%C2%B7%E5%88%A9%E9%A6%AC
過程原由.事實真相可以看上面wiki說明,結論就是導致實驗對象自殺收場,
還是堅持著自己的理論沒錯,是社會條件等等問題,導致這實驗結果不完美.
對於人格.個性養成,左派理想主義者會把幾乎所有觀點投注到社會教育問題,
右派只會關注刑責懲處方面的處理方式,但這其實是科學的議題.
至於廢不廢死其實又是另一個討論,只要人民願意效仿高稅金.高福利的國家,
把更多經費和建設.軟硬體投資到獄政機構,建立出高教化功能的人性監獄,
嘗試看看也未嘗不可,有更多現實務實層面的問題需要處理,不管是廢或是不廢,
都不是問題的答案,而代表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