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在9/15日聯合報裡提到寶可夢迷是「喪屍訓練師」,
「人潮聚集在公園,那ㄧ副喪失自主性的著魔模樣」「甚至為了攻下道場連墓仔埔也敢去
」。
有沒有聽過「葉公好龍」的故事?我倒覺得這位劉副局長很像葉公,口中聲稱
要觀光業創新,卻面對ㄧ個創新手遊,輕率攻訐,連「喪屍」這個很潮的名詞都出現了,
為什麼他不說玩家們都像木頭,像柱子,像禪定,卻說像喪屍?
當道學家們形容玩家像活僵屍時,他的觀點也是在如此的制約下提出了個人評論,將玩家
們貶低至偏離客觀事實,將創新的手遊妖魔化,根本ㄧ點都不尊重創新的精神與產業,完
全像葉公,說ㄧ套做又是一套!更完全無法從他的角度中看到寶可夢真實的面相!
郭台銘說:「台灣年輕人只想開咖啡店。」言下之意感嘆年輕人胸無大志!這位
劉副局長是不是也和郭先生很像?擅自把個人的價值觀加諸在別人身上!請問:追星族成
群等候在機場算喪失自主性嗎?收藏家們瘋狂競價骨董、名畫、紅酒時算不算喪失自主性
呢?自古以來,人們就在抓寶,從鳳凰、麒麟、蛟龍、貔貅......,我們的文化習俗裡很
大一部份就是在抓寶,不斷把它們轉化成吉祥物、靈獸,再把它們進化為神話,圖騰,這
是集體性的抓寶。個人性的抓寶,就可以拿金山寺老和尚回答乾隆皇帝的問題來看,老和
尚說:「一艘為名,一艘為利!」我再加一艘,第三艘是為滿足個人的癖好,張潮的幽夢
影裡提到:「人不可無癖。」所以有人癖好藏書,有人癖好跑車、精品,有人癖好買房(
今曰炒房),
有人癖好出國,收集越來越多的國家數,有人收集按讚的數目、粉絲追蹤的數目,這其中
到底有沒有價值的高低,又由誰來評斷?
個人認為,只要不造成他人傷害,不違反法律,在這民主又多元的時代,任何事
情的好壞只有自己才能感受與決定,在虛擬的狂潮前縱身一躍,要如何不被淹沒,那是個
人要去思考的課題與培養的能力,否則這一波浪濤裡連忙閃避,也會在另一波慾望的狂潮
中粉身碎骨!
而那些永遠在現實的岸上旁觀的人啊,就算你們不願跳進波濤中體驗被創新沖
擊的樂趣,也毋須用鄙夷的語氣貶低在狂潮中的玩家們,畢竟當你們在收集業績、獎牌、
紀錄....等各種成就時,也不希望別人以情緒性的語言說你們喪失了自主性!
紙牌屋影集裡曾經出現兩位總統候選人闢室密商國是,其實他們在交流玩ag
ar.io的心得,而我們的政府官員卻是在發言否定相關的遊戲?也否定墓仔埔,難道他認
為墓地有什麼怪力亂神充斥嗎?難道他不曉得在國外有許多墳場的名人墓碑可是觀光客探
遊的景點?
寶可夢的趣味、影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高高在上的官員能真正了解再發言
嗎?然後也請你們拋棄僵固的思維,腐朽的腦袋,趕快進化升級為有戰鬥力的寶,才能為
國家在國際上諸如觀光、電玩等產業上打ㄧ場漂亮的仗,攻下屬於台灣人真正能提昇競爭
力的道場!別再當葉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