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nedas (南瓜塔塔麋)》之銘言:
: 大家安安
: 我常常需要打蘋果這兩個字
: 可是每次都不會出現
: 其他的字打前面的注音就好了
: 就是蘋果還要找…
: 有沒有人有一樣的困擾?
: 而且我還發現注音的BUG
: ㄆㄧㄥˊ
: 跟
: ㄆㄧㄣˊ
: 都是蘋==
《廣韻》:蘋,符真切。
頻,符真切。
「蘋」與其聲符「頻」本來是同音字,
在中古時期的《廣韻》中同為並母真韻,
在近代北方代表的《中原音韻》中清化,同讀為滂母的真文韻,陽平調。
依韻書對應到今天的華語,讀音應同為ㄆㄧㄣˊ。
但正如原PO與推文中提到的,字典與輸入法都顯示「蘋」有二讀:
ㄆㄧㄣˊ,指一種水生植物,如「白蘋」。
ㄆㄧㄥˊ,用於「蘋果」。
按前述《廣韻》的記音可知,
第一種讀法ㄆㄧㄣˊ才是「蘋」的本音。
《廣韻》外的一個證據是,
「蘋」在《說文解字》中又寫作「草字頭的賓」(這裡無法顯示),從艸賓聲。
而「賓」也跟「頻」一樣,是真韻字,今華語應為ㄣ韻尾。
所以問題在於第二種讀法ㄆㄧㄥˊ是怎麼出現的?
由於此讀只出現在「蘋果」一詞,
我的假設是,ㄥ韻尾是被後字「果」的聲母 (ㄍ),在發音部位上同化出來的結果。
白話解釋就是:
因為「果」的聲母 (ㄍ) 是舌背向口腔後部軟顎部位隆起所產生的語音,
所以發音時為了銜接到後字「果」的這個軟顎聲母,
前字「蘋」結尾原本屬於口腔前方齒齦部位的鼻音韻尾ㄣ,
便自然而然改為與ㄍ一樣的軟顎部位,即軟顎鼻音ㄥ (拼音為 ng)。
換言之,ㄆㄧㄥˊ的讀法是音韻上的同化規律 (assimilation) 被詞彙化所致。
類似的鼻音部位同化規律在各種語言中俯拾皆是。
譬如華語的「南」本為 -n 結尾 (ㄢ其實是 a + n 的組合),
在「南邊」一詞中,大家可以念念看,
會發現正常語速下,「南」變成 -m 結尾,
這是 -n 被後字「邊」的雙唇聲母 (ㄅ) 同化成同部位的結果。
又如台語「艱苦」(kan-khoo) 一詞中,
「艱」本為 -n (ㄢ) 結尾,但有些人卻會讀為 kang-khoo,變成 -ng (ㄤ) 結尾。
這跟「蘋」的ㄥ韻尾原理一致,
都是被後字的軟顎聲母 (ㄍ、ㄎ) 同化成軟顎部位所致。
再如英語的否定前綴 in-,
當加在軟顎部位開頭的形容詞前時,譬如 in + correct,
in- 的 n 實際讀音為 ng (音標為長腳的 n)
而當加在雙唇部位開頭的形容詞前時,譬如 in + possible,
in- 的 n 更是直接在拼寫上就寫成雙唇部位的 m。
華語的「蘋」在「果」前變成ㄥ韻尾,原理正如 incorrect 中 in- 結尾讀音的改變,
華語的「南」在「邊」前變成 -m 韻尾,原理也正如 in- 在 impossible 中的變化。
最後再舉一個日語的例子:
日語「三」的漢字音讀 saN (N 表示小舌鼻音),
其鼻音韻尾的部位也是隨後字聲母同化,
後接齒齦部位聲母時,如「三人」(san-niN),為齒齦鼻音;
後接雙唇部位聲母時,如「三本」(sam-boN),為雙唇鼻音;
後接軟顎部位聲母時,如「三個」(sang-ko),為軟顎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