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社會學家怎麼說學歷吧
學歷是一種制度化文化資本(institutionalised cultural capital)
跟階級複製有很大的關連性
有錢財、有人脈又有文化資本
就有機會不斷複製人生勝利方程式
就算小孩是阿斗
依然過得比普羅大眾好太多
文化資本是一種已被廣為接受的社會學概念,由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首先提出
https://goo.gl/KfLDdL 附上布迪厄帥照
在《資本的形式》中,布迪厄區分出了三種類型的資本:
經濟資本:對經濟資源(錢、財物)的擁有。(就是錢財)
社會資本:群體上的資源、關係、影響與扶持的網絡。布迪厄定義社會資本為「擁
有相識和認可等多少有些制度性關係的堅固網絡,這些實際或潛在資源
的總和」。(接近華人人脈的概念)
文化資本:知識的類型、技能、教育、任何一種個人可以讓他自己在社會上獲得較
高地位的優勢,包括他人對自己高度的期許。父母給與孩子們文化資本
,可以把教育體系變成舒適且熟悉的地方而使他們易於成功的態度及知
識。(包含文化修養、擁有的工藝品、藝術品以及在社會中的專業能力)
而文化資本包括三種子類型:內含的、具體的和制度的。
內含文化資本(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
是指內含於個人的文化資本。(像是舉止風範、藝術修養等等)
具體文化資本(objectified cultural capital)
是指如科學製置或藝術作品等物品。這些文化產品可以物理性地做為經濟資本
被轉移(賣出),且「象徵性」地做為文化資本。然而,一個人雖然可以經由
擁有一幅畫來得到具體文化資本,但若他有著相應類型的(因畫的轉買而可能
或不會被轉移的)內含文化資本,他就可以只是「消費」這幅畫(了解其文化
意涵)。
制度文化資本(institutionalised cultural capital)
是指個人所持有的文化資本在制度上被認可,一般最常指的是學業證書或執照。
這主要是在勞動市場裡被認知。它允許文化資本能較為簡易地被轉變成經濟資
本,經由對成就在制度上的等級加以給定其金錢價值。
要解決經濟、社會及文化資本造成的貧富差距
就需要政府介入,用財稅跟文化教育政策促進階級流動
理想上是這樣啦
因為布迪厄1973年的<<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這本書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就提出這個概念
不過到現在43年過去
全世界也還沒解決這個問題
定義資料來源: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