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叔十多年前在台北傅壹數學補習的時候,曾經聽傅壹老師講過一段話:
"一個人的成績是相對的,並不是考90分就算考得好,
如果是天資聰穎,但用一副可有可無,毫不在乎的態度去考試,然後錯的全是粗心大意,
那麼即使拿到全班最高的90分,還是算考差了"
我覺得你這位同學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誠然,他的條件不差,學歷還看得過去,家裡也的確有點底子
但相對於他目前掌握的資源而言,他的表現的確算不好的,至少在事業跟職涯發展上
魯叔本身也是家裡有資源,也算靠爸,收入來源有大半跟他很類似,不過高他幾倍就是了
但我過去七八年以來,仍然保持在外工作狀態,
直到後來跟朋友合資設立專職的地產投資公司 (不過都在米國就是了,不在台灣)
魯叔的伯叔或堂兄輩就更多玩地產致富的神人,多半是民國五六十年代,
邊做生意,邊在台北置產的
其中有一位老堂哥是被我媽開完笑形容成"如果每天只處理兩三戶收租 計帳事宜的話,
那他一個月只能月休四天,不然帳本會處理不完,很不方便"
(這還是十多年前,魯叔唸大學時的事,現在又不知道進展多少了)
而我這位老堂哥即使"只當房東",仍然積極研究各種稅務制度,租賃法務,房屋保險,
室內設計與居家安全.....等與自身或租客利益相關的專業知識,
多年前也培養子女到英國 澳洲留學,並且要求他們返國之前,要在國外工作個三五年,
了解國外制度,以便必要時刻,到國外置產或投資
親友之中,事業心更重的,甚至有一邊當房東,一邊運用強大穩定的現金流與廣闊人脈,
以及更充分的閒暇時間,去研究或找尋合作對象,然後開設各種服飾 餐飲 零售或加盟,
或每週至少找私人理專開會兩次,天天閱讀Wall Street Journal或The Economist的
(我想大概就讀重點而已)
這些人務求讓收入來源更多源,更穩定,並讓自己商務經驗與知識更豐沛
當然,這些富裕階級的,只佔我親友中的一小部份,多數仍是普通受薪階級
相對之下,原po你同學的表現,真的不算很好
我只看到他消極消耗資源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他積極爭取資源的一面
(資源不一定只有錢或房產,還包含專業知識與人脈)
而且他掌握的資源,真的很嫩,欺負一下剛出社會的小朋友還行,
如果跟魯叔一樣到美國闖闖,或多認識一些前端名校畢業,工作十餘年以上的理工人才,
(尤其目前40左右,有跟到科技業黃金時期這那批兄長輩的)
你就知道,他有多嫩了
最糟的是,他給人的感覺缺乏目標
如果他真的有心投入NPO組織,志不在賺大錢,那倒也還可以,頂多只是價值觀不同
但看你描述,似乎他也只是玩票性質,而非真正有心協長期投入社福組織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
他想找對象,一定有,但真的不容易
家境背景大勝他的,完全沒有看上他的理由
家境不輸他多少,在伯仲之間,會質疑,甚或看不起他的消極態度
家境不如他,但本身很拼,學經歷條件好,或顏值高的妹子,會選擇比他強的男生
就連家境不好,本身條件也很普的女生,都有可能因父輩阻撓而作罷
(通常窮人家也會想選有錢又有潛力的,顯然他只符合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