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會因為被排擠霸凌的過去而退縮嗎

作者: opemhood (大漢堡)   2017-08-11 19:49:18
※ 引述《kinwing (ki)》之銘言:
: 雖然被排擠或被霸凌的人總看似是群體中的少數
: 但是應該還是有過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吧
: 想問這些人或身邊有這些人的朋友
: 後來都能走出來開朗的便對人群嗎?
: 即便是在類似或是有連結的環境當中,也能順利走出來嗎?
: 還是會因為害怕流言蜚語就愈來愈退縮、愈來愈害怕,築起高高的一座牆呢?
: 我現在身邊也有這樣子多年的朋友,很努力、卻還是很難走出來,
: 而且因為職業圈小,環境裡的人始終有連結,
: 只要看到有共同好友是討厭他的人,他就開始想像擔心,結果當然還是封閉住自己,
: 有人可以提供幫幫忙的好方法嗎?
在台灣社會上普遍認為心理歸心理,生理歸生理
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靠自己轉念轉換心境才能走出來
其實我認為不是那麼簡單
被排擠或霸凌,其實每個人的體質與基因因人而異
像是校園霸凌,職場霸凌、性侵害或者意外災難發生時
人的大腦內分泌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
大腦中有個部位叫做杏仁核
杏仁核在人類情感記憶的形成裡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懼相關的記憶。
杏仁核體積很小,對情緒反應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懼。
當受到傷害之後,杏仁核的特定區域會「因為學會害怕」,並產生恐懼的記憶。
杏仁核判斷所看見的物體在情緒上因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基因而有所不同
像是天敵,配偶,還是完全無關緊要的東西。
如果杏仁核變得興奮,那麼說明眼前的東西很重要
神經信號就會向下發送到自主神經系統,心跳開始加速,手掌開始出汗(導致皮膚電阻改
變),肌肉開始收縮。
若遇到環境進而產生壓力,像是在社交環境中產生恐懼感,壓力會靠著「釋放腎上腺素」
和「釋放糖皮質素」來強化學習。
這兩種激素都會作用在杏仁核和海馬體上,但長期的慢性壓力反而會大大損害學習能力。
人際關係,也是壓力的一種,像是本文所說的經歷排擠或者被霸凌的朋友,在人際關係上
因而產生恐懼感,就可能在醫學上所說的,社交障礙,社交畏懼,創傷壓力症候群,或者
變成重鬱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症狀出現。
但舉杏仁核的功能只是一種例子,在腦科學上,大腦每個部位都會互相影響
但肯定的是,人類會因為環境的關係使大腦內分泌進而產生變化
有些人能走的出來,也有些人走不出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