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舉那麼多例子, 不如看看統計數據
台灣 總薪資
平均數 男女 : 49,898
平均數 男 : 54,066
平均數 女 : 45,333
中位數 男女 : 46,012
中位數 男 : 43,955
中位數 女 : 37,431
台灣 經常性薪資
平均數 男女 : 39,953
平均數 男 : 42,644
平均數 女 : 36,881
中位數 男女 : 33,502
中位數 男 : 36,086
中位數 女 : 31,680
這串原原PO錯就錯在標題用了"都"
不管哪種性別, 在收入上都是有高有低.
但從整體來看
在收入這一點上, 女性的市場相對的比較好.
因為市場上 男性平均數是54,066 , 中位數是43,955
而男性的擇偶市場, 相對地比較悲劇
因為在市場上, 女性平均數45,333 , 中位數是37,431
在整體市場上, 男性比起女性 相對地提供了收入較好的條件.
所以反之, 也會有相對剝削感出現.
例如, 一個收入落在中位數的女性, 她的收入是37,431
她去找個區間和她相當, 同樣是落在中位的男姓, 那麼會是45,333
如果她的想法是, 我收入在中間, 找個收入在有達男女平均的.
那麼會是49,898. 差了12,467.
這種思維用生活化的方式來說就是
我女生賺3萬多, 男方條件至少要4,5萬.
而這個區間又是最大的.
原原PO的語病在於他用了"都".
但對於處在這最大區間之中的人來說,
就算沒有那種自己賺3萬多, 要去找4,5萬的這種思維,
但因為市場環境,最終也很可能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否則, 要真這麼有上進心 (用收入來量化上進心)
怎不女性收入大於男性, 這樣對男性來說 不就怎麼挑都好挑.
然而現實是, 既得利益者 才不會去想自己的好處,
或是靠自己賺多點來消除市場不平衡.
只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