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日快閃台北 特地去看了這個展
我沒有看完 展覽的方式跟我想像的有點不一樣
這不是一個輕鬆的展覽 展覽的設計方式大概也是想呈現這樣的概念
一進門看到大家在看著一個個樹洞時 那個景象 很壓抑 也很痛
每個當事人、當事人身邊的人 一定也都是這樣子過來的,甚至也可能還沒走過來
有人親手寫了好長好長的信 只為了力求事實的真相還原
有的人畫了幾格簡單的圖 但這條路 畫出這些心境的這條路 永遠不能想像他走了多久
展場觀眾有男有女 信件的主角也有男有女
走出展覽後轉往信義區 去逛逛走走等吃飯
途中遇到一個做翻譯的男生搭話
談到是特地上來看家純的展覽 他馬上知道是哪個展覽
甚至還問我看過《第三性》嗎?
內心覺得很意外居然還有男生能知道相關的書名
雖然只有小小聊了一下 但讓我又多知道了一本書很有收穫:P
這趟台北不管是展場或是這位男生 讓我知道原來還是有蠻多男生知道這件事
而這些事 本來就不分性別 不該是性別對立的呈現
很多路總是走了很久很長 可是至少 已經開始在走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