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戚戚焉,這就是幾年前的我啊
畢業之後我千方百計要搬出去工作,兩年前也被說服回家工作好像比較省,住不到半年又受不了,淨身出戶(?)逃出去工作,找了一份每天工作14小時的奇怪工作還覺得很香
「啊,自由的味道。」
現在又回家,改變心態之後跟家人處的很好
最核心的是我改變了一個心態
「以前是媽媽養我,現在是我養媽媽」
因為我爸媽不需要我金錢上的供養,我以前一直覺得只要我經濟獨立,就可以不管他們,但現在我發現,他們很需要孩子情感上的反哺。
我就想,如果養貓養狗養狸貓(?)養狐狸(??)養柯爾鴨(???),人都願意去配合動物的奇怪習性,
那配合一下媽媽的習性,有什麼不可以的?
想通之後我豁然開朗,從此之後我的每天不是在取材就是在取材的路上,距離我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只差一本《媽媽的飼養手冊》。
1、她不愛聽就不要講。
比如7000元餐廳
以媽媽的習性而言,她會這樣思考:哇偶爾被我看到一次,就花這麼多,一定平常花更多,到底是花多少錢,完了我女兒老了以後會去撿垃圾維生
這就像你家的狗,如果你對牠大小聲,牠會以為你要打他,那媽媽的概念就是,妳花很多=妳老了會沒錢=她會坐立難安
你會沒事嚇狗嗎?不會!
那你幹麻嚇你媽?忍著!
如果真的想分享,我會換個方式講
我可能會說:男友公司可以報餐旅補助、趁便宜去吃、有打折、他父母說要請未來兒媳贊助所以有贊助
讓媽媽覺得:「這個真的是很難得的機會,平常沒有,我們也不是那種亂花錢的人。」
2、適當的建立主導權
不得不說,這真的跟馴犬超像.....
把她的情緒跟某樣物品做正面連結,做錯要處罰,處罰不用很嚴重但是態度要堅定,要讓她知道某些地雷不能踩,並且沒有商量餘地
比如我的做法是,我會先嚴肅的跟我媽說,我的事情我會自己處理,我們回家就是開開心心的,不然我就搬出去(我也確實是搬出去兩年)
過去我也是好幾次陷在原生家庭的負面循環,後來鼓起勇氣,門開了就出去,至今仍記得我爸媽歇斯底里的吼聲在我背後響起:「妳走了就不用再回來了!!」
現在我會很嚴肅的說:「不要再講這個了可以嗎」通常就可以順利轉換話題
就像你要幫你家的狗狗減肥,一開始減少飼料的時候狗狗一定會大反抗,別理他做就對了(握拳)
3、足夠的陪伴時間
這很重要!!!!非常重要!!!!!
狗沒有陪伴+散步的話會易怒+亂尿尿+不聽話
爸媽也是!!!!!
當然每個品種...我是說,每個人的媽媽,需要的陪伴時間跟散步時間不一樣
我媽是需要每天20分鐘左右的說話陪伴,每週至少三次的散步,每次散步不低於30分鐘(可以接受開車兜風替代,我們通常去全聯走走),最好每週可以有一次超過1小時的逛街(大賣場或百貨公司都可以)
如果低於這個數字,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媽媽情緒不穩定,走路太大聲都會被罵
當然她不會親口告訴你,就像你家的狗是不會講話的,要靠自己摸索
自從我摸出我媽的散步頻率之後,我過的好快樂....
以前叫我自己洗的衣服現在會幫我洗了,房間什麼東西壞掉都會自動被修好,隨口說想吃的東西隔天就會出現在餐桌上
你各位啊,養媽媽很划算的!
4、轉移話題或注意力
就像有些人會在幫貓剪指甲的時候準備肉泥
幫媽媽轉移注意力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我買了一個小奢侈的東西回家,她看到一定會生氣,那我一進門就會問她晚上吃什麼、週末要幹麻....等,把東西放好之後再回來跟我媽抱抱,抱完就天下太平了
-
大概以上,分享給大家
我以前覺得,爸媽都是成年人了為什麼要我哄
為什麼總是我要付出或犧牲
後來發現這樣做,真的是cp值最高的方法
還有那個老話一句,你爸媽養妳犧牲很多,現在反過來犧牲一下不過分吧,就是飼養一下而已!
千萬不要現在小事不屑做,等多年後大家心裡都有不可磨滅的怨恨了才來互相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