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17540
2011/2/13 | 作者:楊照
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一個阿姨,她看見你身上背著琴盒,就熱心地問你在拉什麼曲
子:「拉過孟德爾頌的協奏曲嗎?」你點點頭:「去年拉了。現在在拉布魯赫的協奏曲
。」
聽你這麼說,阿姨竟然就拿出自己的琴,架了樂譜,拉起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來,拉
得有模有樣,很有氣勢。阿姨拉完了,說換你拉。你抗拒著,老大不情願,弄了半天才
勉強拿出琴來,坐在椅子上拉出有氣沒力的琴音。我忍不住說:「這哪像布魯赫的音樂
?請你站起來吧!」沒想到你非但不肯站起來,甚至還故意躺了下去,怪模怪樣躺著繼
續拉琴。
然後我醒來了。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惡夢。張著眼睛想:做這樣的夢,有什麼道理嗎?
我大概知道,惡夢的來源。來自於你最近對待小提琴音樂的態度,讓我擔心不已。升上
六年級之後,你的副修從中提琴轉成了小提琴,這是本來就商量好的。這三年間,你一
邊學中提琴,一邊持續拉小提琴,就是因為不想放棄小提琴,按照學校規定,等到六年
級,可以有機會換主副修項目。
可是因為學校樂團裡小提琴部大家都是主修的,你的副修身分難免吃虧。你只能被分配
在第二小提琴部,而且也當不了首席或副首席。從原本中提琴部副首席「降級」到第二
小提琴部成員,對你而言是個打擊。於是這幾個星期,你參與樂團的興趣低了,甚至連
練習小提琴拉奏的時間都減少了。
我很擔心這件事,所以做了這樣的惡夢。
很誠實地說,我一點都不在意你的樂團位子,坐前面坐後面實在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如果是想要突顯自我,想要讓人家聽到自己的音樂,你並不缺乏獨奏表演的機會。可是
樂團就不是獨奏,樂團的意義、甚至樂團的樂趣,應該是讓「自己的聲音」融入在「群
體的聲音」裡,感動於自己和大家一起創造出美好的音樂。
群體、群音才是重點,在那群體群音中,誰是首席誰不是,是多麼小的差別啊!
我能理解你的不愉快,但我希望你懂得用更好的方式來處理不愉快。在我看來,最糟糕
最糟糕的處理方式,就是遷怒、連累於音樂本身,影響了你對音樂的感受。你從來都不
是為了樂團所以持續練習小提琴的。如果只是為了學校樂團,你早可以只拉中提琴就好
了,那為什麼要因為樂團而改變你練習拉奏小提琴的習慣呢?
為自己練習、為自己琢磨音樂,才是最快樂、最有趣的,不是嗎?就算樂團的事真的讓
你那麼不舒服,幹嗎又連帶剝奪自己原本可以享受的音樂樂趣呢?這樣很不划算啊,不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