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READING/X5/6293885.shtml
【聯合報╱王鼎鈞】 2011.04.25 03:21 am
我愛讀楊照先生的專欄,當然細讀了他以聯副駐版作家的身分對讀者的答問(按100年
4月17日聯副〈雜事是如何做成的?──楊照答客問〉),忍不住寫一段讀後感寄來。
他的文章又多、又快、又好,有人問他時間怎麼會夠用,他的回答很好:如果你認為某
一件事情很重要,你自然會有時間去做。這些年我常常看醫生,常常想「假如作家像醫
生一樣」,醫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治病,他從來不會說沒有時間應診,他也讀書進修參觀
開會,那也都是為了準備治病,除此之外,你會常常聽到他說「沒有時間」。
作家不同,我在台北生活的時候,許多作家愛打麻將,後來許多作家愛看電視,以致沒
時間讀書作文。作家到底和醫生不一樣,為了準備寫文章,他可以打麻將、看電視、享
樂玩耍,由進教堂到進監獄,由情場到賭場,由發財到破產,都是生活,都是寫作的源
頭活水。有些同行整年忙著準備寫作,以致沒有時間寫作,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為了寫
一部作品反映大時代,天天剪報搜集資料,傾二十年之力,半間房子存滿了報紙,反而
把大作耽誤了。
由讀者提出的問題,要楊照先生解說如何能夠又快又多又好,意在有所取法。這教一位
作家如何回答?姑且說一說我的感覺吧,「快」是靠天才,「多」是靠學養,「好」是
靠技法。如果天分不及,可以求「慢」,也就是「人一能之,己十之」;如果學養不及
,可以求「少」,追求量少質精,最後也能像他那樣好,或者接近他那樣好。網路上有
許多快手,他的一點才情修養都被氾濫的文字稀釋了、沖走了,我們要引以為戒。
答客問中向楊照提問的阿傑提出三個比喻:文章可以「如劍、如盾、如鏡」;我想他的
專欄「故事與新聞」可以作「如鏡」的代表,「原來人可以有這麼多種活法」,這話隱
然有關懷眾生的廣度與高度。台北文風一度如劍者當令,現在似乎如盾如鏡為主流,劍
和盾都能折光投影,亦猶「鏡」也,終不及明鏡清楚親切。楊氏專欄有時鋒利能切割,
有時敦厚能整合,大部分還是以人為鑑,鑑古思今,大大增加我們對人生世事的能見度
,他的風格不在痛快淋漓,時見古道熱腸。「照人膽似秦時月」,我讀他的專欄,常常
想到龔定庵的這句詩。
【2011/04/25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