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hifa (西法)
2016-09-22 21:45:32※ 引述《abc5588646 (sa)》之銘言:
: SbLㄧ直無法職業化的原因,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公股球隊尸位素餐,
: 各種想省錢,每季都得過且過的混過去,不是有心經營。
公股經營心態就是:「達到KPI就可以了」
所以盯一下KPI應該有一定的效果(?)
: 其他球隊完全懶的做行銷,上季除了富邦有哪隊有什麼行銷手法嗎?
: 當ㄧ個運動職業化後,ㄧ定要投入很多錢來經營,
: 不管是主客場制,球隊的行銷,球員的網羅,2軍的成立,這些全部都是需要錢。
: 落實主客場制,讓球隊能做出好的行銷,逐步培養球迷,對球隊的認同,
: 讓球迷覺得進場看球跟看電視是不一樣的感覺也會讓球迷更願意進場,
: 職棒這幾年會重現熱潮的原因是什麼?不就是主場制跟球隊行銷嗎?
: 當sbl大家都願意像富邦這樣搞行銷,願意花錢sbl才有可能職業化
大家都知道「沒人進場→加入行銷吸引更多人進場→創造收入」的模式,
也知道行銷要花錢,也常常看到球迷在罵球團不行銷(不想花錢)。
問題是:為什麼球團一定要花錢在可能無法看到收入的事業上面?
公股球隊要應付KPI,但是企業球隊可是有盈虧壓力,即便在中華職棒,
目前有辦法自負盈虧的球團也只有Lamigo;
義大要轉賣的消息一出來,其實對於整個台灣職業運動環境都是打擊,
不只是球員心情差,也突顯了「職業球隊不容易營利」的現象。
有些板友可能會認為這是棒球的事情,跟籃球無關。
然而在《巴薩VS.皇馬:豪門足球俱樂部的巔峰對決》一書中提到,
對民眾來說,
「觀看職業運動賽事」跟「看電影」、「逛街」一樣,都是廣義的娛樂產業。
所以棒球、籃球都面臨到一樣的問題:
「你憑什麼把人從離家裡比較近又有冷氣吹的電影院、百貨公司挖來看球賽」?
Lamigo運用職棒「轉化率較高」的優勢賭了一把「主場制」,
創造與以往不同的球賽觀看體驗而獲得成果。
但說賭也不盡然,
因為桃園三級棒球風氣不錯(名校多),
且青埔球場也是用實惠的價格跟桃園市政府簽下。
而在球員的選擇上,也「有所取捨」。
佔了桃園這塊地利,加上在人事上精簡支出,
才有辦法在有限的花費之下創造出收益。
比起一般的行銷活動,經營者的經營方式更是關鍵。
這套模式能不能複製到籃球上?可能可以也可能不行。
但是無論是哪個球隊,面臨的問題永遠都是:
「如何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將獲利極大化」?
如果企業不敢賭,又看不到損益兩平的環境,
一般會趨向保守的作法,持平處理甚至是轉賣球隊。
我一直都認為,職業化議題是這樣的:
如果市場夠深,即便你沒有特別要求,球隊一樣會職業化;
相反,如果市場不夠深,那麼即便網友如何跪求,球隊一樣不會職業化。
而如何影響市場「深度」?
如果有比賽就盡量去看,甚至是揪朋友一起去,在臉書上盡量分享…等,
讓自己所喜愛的運動能見度變高。
這是我們自己可以做的方法。
社群時代的行銷不總是由企業方主導,消費者也有一定的說話份量:
C2B的商業模式就是一種典型。
總想著靠球團?一方面主動權不在自己,而且球團也會跟你說這樣不會賺錢,
就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我們常常會檢討球團、聯盟、協會,
但有時候我們不一定會發現我們根本沒花錢表現出實際的支持,
卻要對方花錢辦行銷、辦活動,這是不是緣木求魚?
或許有些板友會認為「你打得那麼爛,為什麼還要我花錢看?」
但這是有沒有人耕耘的問題。
沒有人進場 → 市場不深 → 半職業比賽 → 半職業內容 → 更沒有人進場……
這是負面循環。
作為一個觀眾,對於切開這種負面循環能做的就是:
進場看比賽或是實際參與球隊運作(然後還不要被現實擊垮),
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來改變這個環境。
如果真的希望某項運動能夠發展,就多多參與、多多分享,
不光是拿著球去籃球場、打比賽,
更要進場看比賽、用你一張張的小朋友跟球團說:「我還要繼續看」。
作者:
sss1234 (簡簡單單)
2016-09-22 22:19:00寫完結論是叫觀眾花錢進場看爛比賽?
我去年看過2場,看完的感想是我還是在家看電視好了,現場看跟電視看沒差別
所以從大學到現場看SBL五次 真的現場不管音樂或場地都大同小異 而且想賺球迷或廠商錢 其實有太多免錢管道或是點子 這真的只看球團用不用心而已
籃協 不過不管球團或籃協其實都挺擺爛的比如說球團對外宣傳及公告~球員表現 感覺確實不夠積極觀眾沒籃球看~可以看棒球或NBA 但台灣籃球沒觀眾只會慢慢的流失觀眾 雖然SBL其實就像是另類社會甲組比賽要倒還不至於 但這樣下去想多好也不可能了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6-09-22 23:21:00簡言之,就是沒用心嘛,難怪吸引不了球迷
作者:
mibbl0 (mib)
2016-09-22 23:58:00其實不只慢慢流失觀眾 如果籃協再不改善 下場就跟足協一樣 爛到不想發展 只想躺到65歲退休公務員
B聯盟這場地好讚 而且轉播的視角也很棒 有NBA的感覺
你說得很好 去年夏季聯賽 免費 還是沒有爆滿啊這要怎麼相信台灣有足夠的看籃球風氣都說要高水準才肯看 但高水準票價多少?在台灣 有更多娛樂選擇例如看韓劇 看好萊塢 看NBA 買外國名牌 買iPhone我們胃口被養出來 自然寧可掏錢給外國人那國內要達到競爭水準門檻就會變高那怎麼有辦法期待台灣人養真正的職業運動先讓景氣變好 景氣好就有更多財團加入競爭
經營主場本來在職業運動是一項很基本的方式了....不想這樣做還想職業化才是有問題的吧
作者:
YqYq5566 (三重Curry)
2016-09-23 04:08:00球員本身別一直把妹、外遇、抽菸、喝酒吧,又沒nba實力,倒是場下醜態還有nba水準!先真的練好球再說吧
結論:球迷掏錢來 自然就會職業化這論點騙學生比較有可能
作者:
qw99992 (雪彤雲)
2016-09-23 10:54:00現場明明就比電視好看超級多...
作者:
mibbl0 (mib)
2016-09-23 12:31:00可是我們酸民常常拿NBA這種等級來比....... 人家發展多久了
作者:
thegod13 (thedog13)
2016-09-30 13:30:00場下醜聞還是輸NBA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