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籃,撥雲見日
By 李亦伸 -2017-02-08
本周最大的新聞焦點是,前體委會主委林德福,可能在三月接掌體育署。消息未經官方證
實,但基本上應該八九不離十。
林德福是誰?他做了什麼?
對籃球來說,林德福是SBL超籃最最重要推手,2003年就是他在體委會主委任內排除萬難
,組成SBL超籃聯盟,重新整合台灣籃球資源和產業,創造台灣另一個希望。
當年林德福以體育政策最高決策官員身分,聯合ESPN與NIKE創造SBL,重新整合中華職籃
CBA垮台後的台灣籃球產業,給頂尖球員和企業球隊更好的舞台,同時也讓HBL高中籃球、
UBA大專籃球球員有一個更好的平台和未來。
這是產業提升和希望,當初林德福一手推動聯盟誕生,他遭遇到非常大阻力,但做正確的
事和創造籃球願景,林德福整合電視、產業、企業、政策各方資源,他成功催生。
台灣籃球接下來當然要職業化,SBL必須再升級和再投資,台灣籃球走上職業化,用更專
業、更高強度和更高規格的要求與競賽品質,台灣籃球產業和國家隊競爭力才能跟著提升
。
這部分需要政策全面配合,甚至是像2003年林德福決定要打造SBL大平台一樣,這樣的大
魄力和格局。
雖然體育署的層級和決策沒有當年體委會那麼大,體育署還要配合執行教育部指令和政策
,但還是可以做很多事和改變。台灣籃球職業化,就是一條必須要走,而且是絕對政績的
戰略部署。
如果接下來真的是林德福掌管體育署,SBL職業化指日可待,台灣籃球職業化,創造更大
平台和產業的願景,可望實現。
目前台灣籃球和SBL最欠缺的就是政策關心、配合,以及強大執行力,拉攏更多大企業加
入投資,創造籃球和體育文化願景。
南韓職籃KBL都是大企業球隊,他們都在虧錢,少則一年虧5000萬台幣,多的虧超過一億
,但企業抱持永續經營、回饋社會、培養運動人才的信念和決心,才能支撐KBL這個大平
台。
台灣籃球職業化同樣必須要走這條路,富邦勇士有經營職籃的決心和投資勇氣,璞園也有
心要職業化,只要政策支持,搞定2017年九月以後台北市專用籃球館的營運和使用,台啤
、台銀兩支公營事業球隊加碼投資,把年度預算拉到8000萬到一億之間,台灣籃球職業化
水到渠成。
如果體育署和政策政策能把像鴻海這樣的大企業拉進來組球隊,那當然是更好的未來,這
也是台灣籃球職業化,創造產業大平台,培養更多傑出球員和國家隊人才的最好方式。
南韓、大陸、台灣都一樣,玩職業運動是很難賺錢,但大企業一年花個5000萬到一億,培
養頂尖籃球人才,為社會、國家做出更多貢獻,為青少年球員創造願景和未來,這是任何
一個先進社會、國家都必須要有的產業文化和趨勢。
台灣籃球期待新生,改變和契機或許即將來臨。
http://media.pbplus.me/13833
希望台灣籃球能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