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L有很多可以改善檢討的地方,但很多都是周邊跟其次的
能夠吸引觀眾入場,觀眾照樣買單
看看前幾天台灣vs澳洲,就有6000多人入場
世界盃資格賽根本沒什麼宣傳,周邊也沒多少人知道
但照樣可以吸引到這麼多觀眾,憑著是什麼?賣點跟亮點
林威助剛回國加入中職,日本球迷也是不辭千里跑來看他比賽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438453
不可諱言,大多數球迷進場看球,是看自己喜歡的球員球星
如果沒有這些球員球星,那就會降低進場意願
反之,就算場地再簡陋再遠,也要趕來看看自己喜歡的球員
自從SBL開始大量西進CBA後,越來越多的年輕好手前往挑戰
目前在CBA的台灣球員就有
劉錚 田壘 李學林 周儀翔 林志傑 曾文鼎 楊敬敏 陳盈駿 胡瓏貿
除了最後兩個沒打過SBL外,前面都是以前SBL的球星
林志傑跟田壘所興起的台啤達新旋風,李學林跟曾文鼎當年在裕隆的號召力
乃至這幾年竄起的劉錚跟周儀翔
試問,如果上述這些球員還在SBL,平均票房會不會比現在高?
但我們都知道,不可能阻止年輕潛力好手西進,挑戰更高的籃球殿堂,同時也是賺更多錢
只是這幾年好不容易培養出的球星,只要稍微打出名聲
近年來都可以很快的離開SBL西進
沒了劉錚周儀翔,又要開始捧蔣淯安,要是小安打得很好
沒一兩年也要去CBA,是不是大家又要適應新的球星?
一個賣票的商業運動比賽,最重要的還是賣點跟噱頭
而在台灣大家想看的球星跟自己喜歡的籃球球員
我們無法去要求球賽一定要打得多精彩怎樣,因為台灣球員的水平就是維持在某個上下
我們要思考的是是否從制度層面上來點變化跟新花樣?
比方雙洋將,但規定同時只能一名在場上之類的
SBL大部分老牌球隊都拿過冠軍了,或許SBL球迷也不是很在意今年冠軍是誰
是否吸引人讓人想看下去,或追下去才是當務之急吧
P.S
這篇並沒有怪CBA,只能說環境如此
當SBL球員開始大量西進後,注定SBL遭到擠壓成長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