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CBL目前大家反彈較大的部分:
① 命名使用C ( Chinese),這點引起不少反彈,與其爭論該使用T還是C,倒不如使用無
政治立場的詞,如N (National)或是F (Formosa)
② CBL記者會上聲稱職籃前3年並不會採行主客場制,且球員薪資結構也不會因為「職業
」而有所改變:這無疑是給資金不足的球隊信心喊話,告訴他們加入CBL後整體支出不會
比SBL還要多,但是這點也正是網友反彈聲浪最大的,既然球員待遇不會更好,那球隊也
不會因為職業化而砸更多錢留下球星,這樣跟以往的SBL區別在哪?
③ 現在加入CBL的球隊:台銀、台啤、金酒都是公股的,民營的富邦、璞園、裕隆至今都
沒有表態,正說明雙方理念有所差異。現在看來CBL的概念是要取代SBL長期由辦事不力為
人詬病的籃協主導,想要來重新自主聯賽,好好的加強行銷、給人新氣象,但是整體看
來本質跟SBL還是一樣的,可以稱為SBL 2.0,而球團能分到的從轉播權利金/參與球隊,
改成整季門票收入/參與球隊,大概是落在300~500萬上下
富邦的理想是職業化就是要實行主客場,由球團來經營主場,付出越多努力的球團,從球
迷那邊所得到的回饋也越多,但是之後CBL就算富邦一隊額外砸再多錢,也只是跟其他參
與球團一起平分整季門票收入,這樣跟現在SBL有什麼區別?
④ 為何職籃開打時間如此倉促?不要怪罪另外3隊遲遲未表態,從2月申請中華職業籃球
大聯盟開始,訂定5/31為表態參加職籃的大限,11/2就要正式開打,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整個賽季的賽務、場館、轉播、行銷、裁判等等通通都能到位嗎?很多網友都反應這像
是在趕鴨子上架,很難不讓人聯想是要在2020選舉前交出成績單。
⑤ 職籃籌備小組四人
秘書長:唐旭鴻(前男籃國手)
賽務裁判負責人:陽和平(前CBA裁判)
行銷總監:黃力平 (?)
社群總編輯:李亦伸 (媒體人)
上面4位負責人,應該只有李亦伸在籃球界是有知名度的,其他3位大家對於他們的背景、
經歷、能力通通不了解,怎麼能相信這4位負責人真的有辦法,而且是在這短短的幾個月
中,去推動整個職籃成功運作?
相信職籃籌備小組四人這段時間一定是東奔西跑,為籌措CBL誕生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心血
,只是目前看來給人感覺就是SBL 2.0,而且還少了達欣,如果不是為了選舉而推動的話
,希望再好好策畫一年,等和球隊都有共識了再開打也不遲,畢竟職業化這3個字本身就
是一種行銷招牌,相當於強心劑(安慰劑)大家會預期職業化後會和半職業化有明顯不同,
忍了16年,這時候倉促的打出這張底牌,以後若是CBL倒台,等到富邦、夢想家這種真心
想玩職籃的球隊終於湊齊要組職籃聯盟了,這時職業化3字已經是給球迷的信心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