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球是不是"只"給辛巴打?

作者: shifa (西法)   2021-12-26 11:04:02
幾個簡單的數據觀察
一、 塔壁→辛巴 數據差異
去年 塔壁 得分 18.21分 / 籃板 14.26 / 助攻 1.42 / 阻攻 3.26
今年 辛巴 23.25分 / 21.75 / 2.5 / 3.75
https://pleagueofficial.com/player/68
https://pleagueofficial.com/player/108
目前數據看起來辛巴是全面升級,但辛巴的加入會不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二、今昔對比
20-21賽季 https://imgur.com/AhCS5mb.jpg
20-22賽季 https://imgur.com/Y32ETls.jpg
※出手較多的重點球員用藍底標示,標示紅色的標準在下面有寫
幾個觀察
1. 辛巴、法師、林宜輝加入隊伍後十分倚重他們的火力
2. 成力煥離隊的得分缺口由林宜輝補上
3. 李家瑞得分效率有變好
4. 高國豪目前的得分效率變差
塔壁每次出手得分跟辛巴比起來看起來差異不大(1.21 v 1.37)
但是"每場場均出手次數"卻差了2次。
辛巴平均每一場13.5出手,塔壁11.26,得分期望值大概多4.87分。
單看辛巴出手感覺升級,但如果擴大到洋將組合起來看:
辛巴-法師組合,一場就吃掉 13.5 + 22 = 35.5 次出手,
佔一場比賽 85.5次 出手的 41.5%。
而去年塔壁-大勝也才 11.26 + 18.43 = 29.7 次出手,
差了快6次出手,且也才佔去年場均完成85.38出手次數的35%。
而且法師每次出手的得分0.88 < 去年狠投 1.04跟大勝1.05。
所以洋將問題不能只把鍋甩給辛巴,辛巴-法獅組合要一起看,
甚至加入林宜輝、高國豪等出手一起討論:
辛巴-法師-林宜輝-高國豪是否順暢可能會決定今年攻城獅的大致比賽走向。
※每場比賽平均85.5次出手是從各球員出手次數平均分攤到總場次算出來的。
三、高國豪的影響
今年到目前為止,高國豪場均出手次數跟去年差不多,都在12次左右,
但每次出手得分有掉(0.81→0.56),每100次攻擊少25分。
回推到場均12次出手,會少拿3.6分,前面辛巴比塔壁多拿的4.87分就所剩無幾了。
在前面說到今年的洋將系統會吃掉大量出手權的前提下,
高國豪出手次數差不多,但得分效率沒拉起來會讓調度更顯捉襟見肘。
至少陳堅恩、朱雲豪的得分期望值看起來還OK,但出手次數拉不上來(上場比較少)。
====
初步看下來,攻城獅似乎在打比去年沒效率的籃球。
這就要回歸到總教練有沒有特地為這球員配置設計戰術提高得分期望的問題。
只是目前現在的困境是
基本上 先給辛巴 -> 如果傳不進去,就給法獅/林宜輝/高國豪 打掉。
但是辛巴如果在禁區內,那麼其他人就是要用外線拿分;
辛巴如果不在禁區內,雖然禁區有空間,但要拿分也要看對方防守,
辛巴沒外線的狀況基本沒有太多把中鋒帶出來的能力,禁區還是很擠。
但是辛巴往內打,向外分球但投不進去基本上也是沒招。
講難聽一點,要懲罰辛巴,讓辛巴爆量得分也無妨,只要其他四人熄火一樣可以贏球。
過去達欣時期有周儀翔,但現在的攻城獅誰能跳出來?
====
後記
這篇討論得分但很粗暴地把製造犯規能力拉掉不論,
原因是想看辛巴加入之後的隊形是否對出手舒服度產生影響。
前提:出手舒服 → 期望值變高(同球員今年去年對比),反之,
出手不舒服 → 期望值變低
原則上我會把得分期望變高歸因於1.球員能力變好 2.現有隊形讓他能出手舒服;
得分期望變低可能是 現有隊形讓他做很多沒表現的事情 以及 老將才有的退化。
最後要說,球類運動不是算數學,
這一篇算這些東西是想推敲辛巴加入現在到底發生什麼事。
哪邊有錯也歡迎大家互相吐槽求進步~
作者: nayeonmywife (sanamywife)   2021-12-26 11:59:00
純推分析
作者: vicisicdtwas (copy dog)   2021-12-26 12:10:00
作者: drinkmywater (愛喝水的學生)   2021-12-26 12:14:00
一堆人幫湯總做功課 有夠幸福….
作者: NanashiMumei (七詩ムメイ)   2021-12-26 12:15:00
法獅會出手那麼多次多少是因為都在拆炸彈,攻城獅很常由法獅傳出去,最後球又回到他手中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1-12-26 13:40:00
本土只能當綠葉陪襯洋將的隊 要有啥人氣我是不看好去年攻城獅成功 絕對不是只有新竹好無聊和場外行銷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