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inysun (飯和蛋的火焰之舞)》之銘言:
: 小弟剛完成了4個月的馬拉松課表 每個月均量200k
: 並且在萬金石馬順利的sub4完成
: 一直很想完成一日北高 本身有點年紀了
: 現在不做 日後的無常更難預料
: 想請問 如果要完成一日北高 每個月大概需要騎多少
: 里程的車子 要有什麼特殊的課表嗎
: 例如跑步課表中有間歇 節奏??騎車呢?
: 騎車方面是門外漢 還請版上大大們指點 感恩
一個木桶能夠裝的最大容量取決於木桶中最短的木片,
一個騎士能夠騎得多遠取決於他最疏於準備的環節,
而這些環節就分布在騎士的頭頂到路面之間。
那年小年夜是我牽車第一年,第一次騎超過三百公里,
從台北公館河濱到台南的山邊小鎮,是我的自行車返家之旅,耗時 17 小時。
事後回想起來,我必須說那次浪費掉我最多時間的是三個因素
破胎處理速度不夠快
走錯路走台一線進大甲迷路再出來
上橋檔位節奏不會抓
而雖然我出發前體力的信心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初生之犢不識道阻且長,
但現在回首體力問題不會是我最沒準備的環節。
所以我覺得如果有心要挑戰的騎士可以試著創造出一份待辦事項清單,去確認自己有沒有
做到這些事情,而如果我要再次幫當時的我列這張清單,我會這樣列:
(如果我有遺漏的部分歡迎補充)
1. 對路線的理解
1.1 確實的用 Google map 看過路線的各個節點,如休息站、
轉彎處的長相跟記下對應的省道/縣道里程
1.2 把各個節點跟預計到達時間建立成一張配速表,
用手機截圖拍下來當解鎖畫面隨時可以拿出來看
2. 對車子的理解
2.1 出發兩個月前確認自己知道車子上使用的耗材的型號跟規格,
並且估計夠不夠用,不夠用就趕快換同品項新的,
夠用且沒問題就不要再搞升級了
2.2 如果你忘記上次換內胎是什麼時候,換掉。
2.2 出發半個月前回車店再讓技師巡一次有沒有問題,或是直接保養
2.3 找出一個覺得可以發揮自己實力又不會巔的胎壓,出發前就那樣打
3. 對自己的理解
3.1 在平地找到一個符合自己的配速目標,但又不會感到費力的檔位、
踩踏節奏與速度
3.2 觀察自己的身體,有沒有在3~4小時的騎乘中出現疼痛或是麻木感,
有就調整騎姿、座艙或人身裝備,不要覺得可以用忍的
3.3 出發兩個月前找到騎起來相對舒服的座艙設定,除非有問題不然就別動
4. 對配件/工具的理解
4.1 出發前確認自己的工具袋裡有可以解決最起碼破胎的耗材跟工具
4.2 實際帶著自己的前後燈去沒路燈的地方夜騎看看照明效果
4.3 練換胎練到從拆胎到再裝上可以壓在10分鐘內 (無內胎可以考慮不用練)
拆裝輪組 3 分鐘內
4.4 開個幾支氣瓶來練打氣,最起碼要能夠練到不用查 youtube
5. 對補給的理解
5.1 找到幾種你不討厭吃而且可以隨身帶或便利商店找得到的熱量來源。
5.2 試喝過寶礦力/FIN/舒跑然後找出自己最喜歡的
5.3 在日常騎乘中留意自己大概騎多久會肚子餓/口渴,要在這之前補給
6. 對路況的理解
6.1 實際找個大橋/陸橋騎騎看,找出上橋時的踩踏節奏跟速度
6.2 習慣路上的車流並試著找出一個路面上自己安心的位置,
最好在白線以左而非右
剩下的大概是祝你一路順風了,畢竟這個沒辦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