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evequ (魔法世界)
2018-10-23 17:22:16光陽前進全球最大機車市場「印度」,為什麼甘願投資 3 年 20 億給這家新創?
來源:http://bit.ly/2JaCe0k
9月12日,才回台灣盛大喊話,要進軍印度,光陽在 4 天後,快速交出第一張成績單
,宣布和電動機車新創公司 22Motors 合作。未來,22Motors 的旗下車款 Flow
scooter 將全面採用 Ionex 車能網,讓台灣品牌的國際布局再下一城。
Flow scooter 雖已在印度市場販售,但並未正式出貨。其最高時速 60 公里,搭配單顆
鋰電池續航 80 公里(可擴充至 160 公里),充飽電需 4 至 5 小時,但若用快充系統
,一小時內能恢復 70% 電力。規格部分,採用 Bosch 動力總成,搭配 IP65 防塵防水等
級,以及再生煞車系統,號稱能縮短煞車距離 60%,並回收 6% 的電量。
光陽在中文新聞稿中,用「領騎」兩個字來形容這場合作關係,並未分享太多細節,僅強
調 22Motors 是在今年 3 月的 Ionex 東京發表會後,積極上門接洽,他們擁有電池開發
和電池管理系統、快充系統,且已開發出機器學習功能,並大幅領先市場競爭對手。
但從印度與國際媒體的報導來看,這趟台灣老品牌的電動機車跨國長征,某種程度,也需
要小公司的全力相挺。
《ETAUto》與《Economic Times》分別指出,光陽和 22Motors 的合作,其實也是一項投
資案;光陽第一年將投資 1,500 萬美元,3 年內再加碼 5,000 萬美元,換算下來,總金
額 6,500 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 20 億元。而這些資金,預計會用來蓋組裝工廠、建置
能源交換站,以及在印度生產 Ionex 電池。
這間成立僅 2 年、募資 16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930 萬元)的新創公司,為什麼能讓
全球第五大的機車製造商光陽又愛又贊助,可從幾個面向觀察。
觀察一:借東風,打知名度
光陽雖然是國際機車品牌,但發表電動機車與解決方案的時間點是今年,相較之下,
22Motors 雖然規模小,卻是印度主場公司,且在 2 年前就開始創業,並陸續選在車展發
表概念、雛形車,是印度媒體眼中極有潛力的新創公司。
兩位創辦人 Parveen Kharb、Vijay Chandrawat,分別擁有 15 年車輛領域、程式設計經
驗,受到特斯拉在美國成功的影響,認為印度電動機車不夠革新、品質不夠好,且價格太
貴,決定投入創業。而他們的公司總經理,請來前印度哈雷機車的高層擔任,在研發與經
營端都有人才撐場。
外媒指出,兩邊的合作,會先在新德里建置能源交換站開始。由於 22Motors 原本就有設
計可攜式鋰電池,改版後,採用 Ionex 的新車,將會掛「雙品牌」問世,不過價格和前
一代相同。未來,光陽還可以趁勢,導入旗下已發表的 6 款電動機車(含一台電動輔助
自行車)。
觀察二:換資源,吸研發能量
22Motors 號稱,他們會是印度最特別的 AI 機車公司,旗下演算法能自動化學習,幫助
使用者降低機車故障機率;在零件需更換前,自動提醒車主購買備品。此外,能每日通報
空氣品質與路況,甚至,能偵測駕駛行為是否出現異常變化,主動發出警告。
特別的是,他們希望車主能以手機 App 購買各式零件,除非是核心零件,才會限制需至
實體店面更換。
對光陽而言,他們雖推出了 Noodoe 車聯網、Ionex 商業版雲端管理系統等功能,不過過
去並未揭露其機器學習的研發進展;若 22Motors 的實力真如官網所寫強大,無疑是一大
助力。另一方面,光陽自家的多年機車維修、產品管控經驗,則能幫助新創公司快速成長
。
觀察三:搶市場,卡位 2030
根據外貿協會印度中心的市場概況調查,印度在 2016 至 2017 年間機車銷售量約
1,758 萬輛,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機車市場。其中,速克達的比重,將有機會增加。
而這些龐大的車輛數,將隨著印度政府 2030 的禁燃油車計畫,有機會轉變成電動機車。
貿協指出,印度目前少有整車進口,多引進中國全套零組件後在地組裝,而這些電動機車
零組件約 9 成來自中國,其他進口國包含美國和日本。而現階段印度電動機車 95% 使用
鉛酸電池,預計 2018 年起,推動全面更換鋰電池,這些都是光陽落地電動機車市場的潛
在利多。
台灣 ARTC 車輛中心研究也指出,印度目標 2020 年達到 600 至 700 萬輛電動車,含
400 至 500 萬輛電動機車上路,預估可節省超過 200 萬噸燃料。從這點看來,包含政府
端、公部門,確實有機會先動起來,成為電動機車車隊示範單位。
根據外媒推估,光陽和 22Motors 合作的 Ionex 版 Flow scooter 價格,大約會是新台
幣 3 萬元左右,雖比市場平均行情 2.5 萬至 3 萬元高一些,不過其產品品質與話題度
,仍對消費者有不錯吸引力。
雖然,印度本土市場,也有 Hero 集團和台灣其昜電動車拋媚眼,雙方簽下合作協議,但
最後決戰市場,少不了要比充換電的基礎設施,光陽提早卡位建置,確實會有優勢。
勁敵 Gogoro 雖在海外市場更早布局,巴黎、柏林、西班牙、石垣島都有共享或出租服務
,台灣更試圖籌組車廠聯盟進逼。偏偏,光陽喊出的合作案,也一次比一次大,隨著時間
過去,雙方在商用領域的交鋒越演越烈,最後勝負,恐將掌握在執行力與速度了。
心得:
在商言商的時代 想要打入一個國外市場
勢必要有在地廠商的合作
22motors雖然只是規模小的新創公司
但是創辦人的來歷跟創業的初衷都是為了推出品質更好
而且更便宜的電動機車
新聞最後也提到最後勝負 恐將掌握在執行力與速度了
作者:
op840906 (我愛XXXX)
2018-10-23 17:30:00算了吧,日廠早就在印度深根很久了
作者:
coppi (JOSIPA LISAC When a man)
2018-10-23 17:31:00我覺得會讓國內廠商深深的感覺到競爭壓力 被巴的不要不要的
作者:
AISC (AISC)
2018-10-23 17:40:00印度持股只能51% 怎看都會被弄
作者:
splong (Close To The Edge)
2018-10-23 17:46:00連先進去的越南都守不住了 印度日廠早就佈好局了..
作者:
x8501991 (卍乂魯魯a大魔導乂卍 )
2018-10-23 17:47:00品質贏不了 品牌形象贏不了 科技贏不了 價錢?好吧一定比國內便宜
作者:
CBR650F (CBR650F)
2018-10-23 17:50:00準備認賠退場吧! 一堆國家車廠早在印度佈局了
作者:
sorkayi (尋找奶昔)
2018-10-23 17:55:00糟糕 現在好像晚日廠很久了快去印度便宜賣吧
作者: iqmen2003 (深惡魔天使藍) 2018-10-23 18:11:00
外媒推估Ionex版的Flow價格大約會是新台幣3萬元左右這個價格應該非常可以吧
作者:
kdjf (我抓得到什麼呢?)
2018-10-23 18:34:00那是個R15v3只賣56k的國家.... 這價格我覺得不行
東南亞的車比台灣先進我也不意外又便宜配備又好,看你能不能拿出同等級的貨
台灣做車很久了,而且蔚有「機車王國」的美名,如果能夠把過去台灣機車的技術用到電驅動載具應是很有希望阿。
作者:
op840906 (我愛XXXX)
2018-10-23 18:56:00美名 嗯....
作者:
zzz64010 (Frantic)
2018-10-23 18:58:00樓樓上開心的說笑話呢!
作者: slimfat0202 (slimfat0202) 2018-10-23 19:04:00
比價格,你不會贏印度人,印度人做生意競爭程度大概僅次於猶太人,論軟體開發能量,台灣也未必是對手,勝負已定,光陽菜籃車篤定拿第一
作者: alomar2000 (小小擦鞋童) 2018-10-23 19:08:00
印度這市場很紅海…光陽真要這樣搞?
作者:
misu2718 (ID 好威阿)
2018-10-23 21:12:00可見國內多好賺
原來是印度新創貼上來的 主要應該是為了找資金吧!?
作者:
crow0801 (multitude)
2018-10-23 23:46:00當年日本四大選擇去東南亞跟印度,兩陽卻去中國,現在看清現實才要去東南亞早就來不及了同樣還有HTC押寶中國市場,同時期三星選擇去越南,從此命運大不同
作者: ffej (捐血一命救人一袋) 2018-10-24 07:42:00
現在才在佈局XDDD
作者:
tf010714 (美味蟹堡一份)
2018-10-24 10:38:00印度有KTM Honda Yamaha這些鬼神耶
作者:
cwchangb (馬可馬可波羅)
2018-10-24 12:46:00Flow車型不錯看 這台AI可以幫你看零件的耗損 滿厲害的
作者: way13 (way13) 2018-10-24 15:52:00
國際媒體也有報導 不過這篇寫得不錯 分析的很中肯 也很中立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18-10-25 08:19:00出國搶錢啦
作者: jonason331 (寄蜉蝣於天地) 2018-10-25 11:36:00
自殺潮
作者:
dfast (d宅)
2018-10-25 12:35:00新創公司 這是要炒股嗎?
作者: fivetobacco (春天來了) 2018-10-26 14:29:00
好事
作者:
xhung (xhung)
2018-10-29 16:54:00光陽跟印產KTM相比... 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