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主要是停等紅綠燈怠速的時候,排氣管造成的鼻前污染,不過電動車也只能說是低排放不是0排放,因為發電也會產生碳排放,但以能源轉換效率跟排放管理而言,電動車對市區的污染的確降低很多了,尤其鼻前污染影響最大的也是第一線的機車騎士。
================
七期燃油機車 vs 電動機車——減少城市空汙,最好的選擇是?
http://i.imgur.com/OEnPxF7.jpg
電動車大戰早已在全球如火如荼展開,台灣因為市場特性,電動汽車暫時還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但是屬於交通工具主流的機車,則已經醞釀邁入電動時代的革命。然而,伴隨法規不斷加嚴,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間的「環保」爭議同樣愈演愈烈,接下來台灣即將在 2021 年全面實施七期環保法規,而現在性能已經領先的電動機車,是否在環保表現上仍能維持優勢?
六期、七期、電動機車比一比
二行程機車在實施四期環保法規就全面停產,因此最新的二行程機車都有差不多 15 年車齡,老舊車輛汙染比較嚴重並不讓人意外。不過隨著六期環保法規即將下場,跟著要實施更為嚴格的七期環保法規,相信新車在汙染排放控制上會有較為優異的表現。然而跟電動車比起來,無論符合哪一期環保法規的燃油機車,都不可能和超低排放的電動機車相比。不過彼此之間差異到底有多大?就讓我們透過以下的表格來一探究竟。
http://i.imgur.com/hYj0qdm.jpg
▲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排汙數據比較。從這些數據當中可以看出,電動機車在汙染排放上全勝,而六期七期之間主要差異則僅在 PM 2.5 以及一氧化碳排放上,至於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只有小幅降低而已。
電動機車的優勢
從根本上來說,電動機車的確不能算是「零排放」,最多就是「超低排放」而已,畢竟需要用電,發電也是汙染源之一。然而電動機車最大的優勢,就是汙染源轉移與集中。簡單來說,電動機車將原本燃燒汽油所產生的汙染通通集中到發電廠,而發電廠多半位在郊區,且周遭沒有其他汙染源聚集,因此排放的汙染能夠在短時間內稀釋並逸散,大幅縮短對環境以及人體所造成的影響。
其次是能源轉換效率比一比,電動機車的轉換效率為 77~82% 左右(電動機車是以電動馬達為能源轉換來源),燃油機車的轉換效率則在 12~30% 之間(燃油機車是以內燃機做為熱能源轉換來源),可見電動機車的能源效率遠優於燃油機車,可以節省更多的能源,減少更多的污染。
空汙遠比想像致命
http://i.imgur.com/aSh8tlR.jpg
空氣汙染這個問題近年來已經普遍受到民眾重視,過去很少被討論的細懸浮微粒 PM 2.5 也成為人盡皆知的空氣品質重點指標。其實除了PM 2.5 之外,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甚至會造成全球暖化的二氧化碳也都屬於空汙的一部份。
就算漸漸被關注,大多數人依舊沒有認知空氣汙染對於健康所造成的傷害有多嚴重。對人體來說,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PM 2.5 過量都會造成呼吸道疾病且會傷害肺功能;一氧化碳過量則會導致中樞神經受損;碳氫化合物已經被證明具有致癌毒性。空氣汙染甚至還會造成酸雨、破壞臭氧層,並且加劇溫室效應。根據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空氣汙染會使得全球人類平均壽命減少 1.8 年。
而且在大城市當中不僅人口最為稠密,同時因為建築林立,且汙染密集不易消散,空氣汙染對於人體的傷害更加嚴重,因此加速降低都會區空汙排放是迫切且必要的。
移動汙染源管理是重點
空氣汙染來源大致上分為境外汙染源、固定汙染源與移動汙染源,其中境外汙染源難以控制,因此只能從後面二者下手。尤其是以汽機車為主的移動汙染源,除了無法集中管理外,檢查與汰換難度亦較高,加上多半都集中在人口密度最高的都會區內,因此會是控制空氣汙染的重點項目。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政府透過補助與宣導,提倡二行程老舊機車車主淘汰換新,並鼓勵換成電動機車的原因。理由很簡單,汽機車排放的廢氣中有超過 100 種有害化合物,雖然 PM 2.5 排放僅佔 23%,但是有高達 50% 的氮氧化合物來自汽機車,並且是城市空汙的主要來源,會透過法規強化管制也是合情合理。
而且,對於第一線近距離直接暴露在城市交通排放汙染中的機車騎士來說,控制汙染就是保障自身健康。況且以現行技術來說,電動機車在性能、能源補充便利性,還有續航能力上,都已有毫不遜色甚至領先的表現。隨著電動車逐漸普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在大都市裡面呼吸到沒有廢氣臭味的乾淨空氣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