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ruceLuo (Giant)
2020-11-30 23:30:41某牌的新車發表之後
在某數字網站上有人提到該引擎很像HONDA 11年前發表的CV MATIC
版上11年前有人寫上相關訊息
https://www.ptt.cc/bbs/biker/M.1252516489.A.0E5.html
https://www.honda.co.jp/factbook/motor/technology/20090908b/CVM.pdf
另外YAMAHA 11年前也有發表類似的引擎
叫做Y.C.A.T
https://pttsports.com/biker/1AtK1DmI
https://global.yamaha-motor.com/jp/news/2009/1019/ycat.html
雖然不知道某牌有沒有高度參考這兩家的引擎
不過
聽二輪媒體都說某牌的新引擎是乾式離合器
跟Y和H又不太一樣(兩家皆是濕式離合器)
所以在一些細節出來之前
以上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參考
根據AK是寫 溼式離合器(在引擎內) 乾式"潤滑系統"
作者:
gamewed (Gamewed)
2020-11-30 23:40:00跟Tmax不一樣嗎?
有沒有參考相關結構這個議題應該還好吧,那全台各廠牌的cvt結構也要說參考來參考去?
忘記在哪篇看過,若要這樣說,乾脆說所有台廠機車引擎都是從GY6學來改來的,全世界的汽車引擎幾乎都是從福特改來的
作者:
Inar (Inar)
2020-12-01 01:12:00重點是量產上市啊
作者:
eqc (嘎烏)
2020-12-01 07:37:00之前不是幫德國大廠代工過嗎 從那邊學來的吧
作者: HSNUemmy ( J.Muller) 2020-12-01 07:44:00
之前有篇文章,一時找不到。大致上就是缸數/平衡軸數/乾or濕離/最終傳動方式,各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樓上,KRV 看起來有點類似 C600 沒錯。
做出差異就好啦 人家Y和H是四行程 某牌可以改二行程阿
作者:
hulala (失落總在莫名時)
2020-12-01 08:53:00還在二行程,xmax吃機油吃炸了怎還沒改名??
作者:
dsyover (卡爾)
2020-12-01 10:36:00XMAX那個是引擎設計造成的失油,有人說是活塞跟缸的材質造成的、也有人說是參考歐系汽車的設計反正至少人家5000KM少200-300,而且可以出保不像某家1000少500
不對喔!誰跟你說X妹5000公里才少200-300的,都嘛是跟你說3000公里就該換了,第一次看到沒辦法照車主手冊保養的車
作者: acs81046 (Banana King) 2020-12-01 10:42:00
某牌是哪家?說啊
作者:
nimaj (nimaj)
2020-12-01 11:13:00光陽以前就是幫bmw代工 c600、c650gt的啊技術當然是從那邊過來的不會有人連這個都不知道吧?
作者:
horseboa (下雨的雙手)
2020-12-01 11:41:00我不知道,對不起QQ
作者:
hulala (失落總在莫名時)
2020-12-01 13:26:00阿笑死人,光陽當初也是0.8活塞的鍋怎沒人聽進去?還有阿什麼xmax5000km只吃200-300ml???到底有沒有這台車阿?xmax正常都是1000消耗大掉100ml啦只吃200-300可以出保???笑死人那家車行阿我也來換阿
作者: alienslesh ((#‵)3′)▂▂▃▄~~) 2020-12-01 16:19:00
我老雷霆也大概是1000km吃100ml...還行啦
作者: allen0981 (allen0981) 2020-12-01 21:43:00
勁豪:
看來信仰真的很重要XDBMW跟audi吃機油很少被嘴,vw吃機油偶爾拿出來說說換成toyota還是ford吃機油,大概又要車主集體訴訟了改天某某大廠吃機油乾脆直接嘴說F1科技下方,還不快蟹煮龍恩,大概也是一堆信徒跪著拜
作者:
hulala (失落總在莫名時)
2020-12-01 23:56:00吃機油背後的產值是什麼?bmw吃機油是因為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還有品牌價值,F1吃機油是因為引擎就是為了賽事而生,啊你國產代步車吃機油是為了出保嗎?問題是保固在,你不在啊!
說著說著馬上就跑出一個,有沒有那麼快看來很多人不知道一堆歐洲車行李箱標配機油XDDDDD
是啊!問題一樣是吃機油,為何人家是褒你是貶?人家可以寫在手冊,你卻寫在存證信函裡面?品牌營造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
HsihHan (希漢)
2020-12-02 13:45:00吃機油應該就事論事 偏偏引擎查錯很尷尬 有可能客人造成有可能車行怕麻煩不想查 那推給原廠最簡單 但是要指責光陽山葉的車都普遍會吃機油 別說要有龐大嚴謹的統計佐證連我自己DIY的紀錄都不支持這個說法 不過網路上說說分享心得 長期下來卻可以打擊品牌 我想某些人會滿樂見其成的
厲害的是我從頭到尾都不用說出品牌名稱,幾乎99%的人都知道我再說誰,這就是品牌形象的厲害,每年要吃掉多少機油才能有這樣的口碑?會比廣告預算多嗎?
作者:
hulala (失落總在莫名時)
2020-12-02 18:56:00樓上我笑了,你所謂的大家都知道是哪個廠牌,只不過是一群肥宅說出來的就跟出手排我就買,出wagon就買一樣嘴砲啦
作者:
xiaoyao (改變)
2020-12-02 20:25:00V-link 表示Q.Q
作者:
HsihHan (希漢)
2020-12-02 22:17:00我也不是要幫車廠說話啦 只是對於這種以偏概全的現象感到無奈 從車廠到家電 疫苗 政治 真是煩不勝煩
作者:
DSNT (身在紐約,心在東京)
2020-12-03 10:55:00哪間車廠寫在存證信函裡呀?有相關的證據或報導嗎?..
你想的是那一間就哪一間啊!就是車廠研發部門沒招人,法務部門一直擴充的那間
作者:
DSNT (身在紐約,心在東京)
2020-12-03 14:19:00我沒特別想哪一間呀;我知道有車廠告人,但是沒看過事由。如果你說的是這間,那有報導或連結該車廠是因為消費者說吃機油才告他們的證據嗎?沒有證據或相關報導的話這說法不太好吧..
我又沒說那一間,何必做賊心…對號入座呢?沒有就好了!清者自清,吃者自吃,是吃機油也。
作者:
DSNT (身在紐約,心在東京)
2020-12-04 12:27:00看來是沒證據只能靠影射了(笑;所以我說,哪需要靠每年吃掉多少機油才能有這樣的口碑,有人一直在網路上唬爛就好了呀XD就算要酸的對象是車廠,也要拿有根據的事來酸才比較有格調吧
作者:
xiaoyao (改變)
2020-12-05 15:32:00V-link車主有吃 不會再買該廠朋友接著後面買的後代一體式機種G4 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