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我也是鄉下長大的小孩
閱讀對於身邊的人而言,等同於唸書、準備考試
當高中時書包除了課本參考書外,多了"傷心咖啡店之歌"
他們會說:"不要花太多時間看這些小說,看這個沒有用。"
上圖書館借回村上春樹的小說,他們說看這些無病呻吟的書性格會扭曲
看小說 = 看閒書 = 沒有用 = 浪費時間
不曉得怎麼樣才算是有用
但在那個封閉、壓力很大的時空,閱讀是帶我逃離現實的窗口
翻開書,跟書中的人物一起經歷另一個世界
闔上書,又回到平淡、規律、只為了考上大學的生活
很同意"閱讀是件稀鬆平常的事"
不應該被tag上甚麼奇怪的字眼
就像有人喜歡看電視、看電影、唱ktv、打球、跑步
用來調劑生活的一部分
也許是生活圈太小所以很難遇上同好
身邊的人會討論昨天晚上康熙播甚麼、韓劇追到哪一集、
有甚麼電影好看、哪裡有甚麼好吃好玩的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討論最近看甚麼書
也不太敢在朋友聊天的時候分享
因為會顯得你很"奇怪"...
朋友也搭不上腔
然後... 就冷場了 XD
自身的經歷讓我認為閱讀是件很"私密"的事
很難去啟齒分享,但我樂在其中!
由於取得好書的管道比較缺乏,
想請教大家,除了上ptt book版、逛書店看排行榜外
還有哪些管道可以知道有甚麼書籍的推薦呢?
先拋磚引玉:
中國時報 開卷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
蘋果日報副刊每周(?)會推薦小說
飛碟晚餐謝哲青星期二會推薦書,類型包含歷史藝術文學旅遊 http://0rz.tw/qWxcj
很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喜歡上閱讀 ^^
※ 引述《rkbey (CZKai)》之銘言:
: 提供一點點局部的片面感受。
: 與其說追求速效,我更覺得是強調用途。
: 就我所生活的鄉下而言,這裡的人(長輩)會認為讀書→考試(升學、公職或證照等等)
: 所以當沒有要考試時,他們會覺得可以把書賣一賣,沒用了,就整理出更多生活空間吧。
: (我覺得我的書算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拿來閱讀,也是具有裝飾的用途,就如同模型)
: 又或者,當說「我出門去打球!」、「我出門去看書!」兩者所接收到的眼光是不太一樣的
: 對這版的人來說,看書是休閒的選擇之一,可以等同於打球、打電動、看電視
: 但我生活的周遭,「Kua Che」(台語)大多是指為了某種實質目的的讀書,不包含「閱讀
: 」
: 所以,打球、打電動,旁人至少認為是因為好玩(興趣),不會管你是不是將來要打比賽?
: 但閱讀卻跟好玩(興趣)搭不上邊,所以旁人會認為你又沒有要寫作或考試
: 幹嘛要看書?看書要幹嘛?或是認為你「用功勤奮」而多了異樣的期待
: 也許,是因為長輩們就是這麼被教育而走過來的,生活較辛苦,所以要以生活為重
: 但到了大學時,「看書」的行為還是會有類似的感受,只是差別在「小說」被區分出來吧
: 「我去圖書館看書」,旁人會問你,你要考試嗎?或給人你很「認真用功」的感覺
: 就像是在說,去圖書館看散文、科普、社科、文史哲類的人,很少是為了休閒或打發時間
: 自然而然的會認為,「應該」是要幹嘛吧?不然幹嘛去看那類書?
: 更不用說你因為對文史哲、科普、社科好奇而購買書籍的人
: 甚至有些朋友因好奇而去圖書館或購買書籍的人,不太會向周遭公開
: 除了不想被說你為什麼不去圖書館借就好?之外
: 也不喜歡因被知道而有了多餘的「期待」(但卻不會期待買球衣球鞋的人球技會很好)
: 另外,一個很常「買衣服(鞋子)」的人,會給人因喜歡而奢侈浪費的感覺
: 和很常「買書」的人,會給人浪費且怪異的感覺(他幹嘛不去圖書館借就好)
: (雖然我真的有買書癖......而且有2/3都沒看完)
: 所以,我覺得有部分人對於看書是抱持著「追求用途」的觀念
: 因不認為看書是追求樂趣,所以看完書的人「應該」是為了考試、進修技能或某具體變化
: 某具體變化就是將知識內化到身心,但如果那麼容易就內化到身心,那我又何必去看?
: 總而言之,我認為部分人對閱讀(看書)是有偏見的,除了功利化以外
: 也有被過於崇高,而產生多餘的「期待」壓力的毛病
: 如簡單的一句「加油喔!」,就會讓人覺得:「我是有要幹嘛嗎?」
: 閱讀應該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才對,以前書籍、知識不普及就算了,但現在隨手可得
: 卻因期待的壓力而讓人不好意思地大聲說我平常就喜歡看書,沒為什麼啊!
: 以上是很片面的個人感覺,且可能只是我自己本身先有偏見,才覺得別人看我有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