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icles] 死靈魂

作者: elish (elish)   2014-09-14 22:14:06
網頁版: http://blog.yam.com/elish/article/78846631
這回的快閃讀書會主題是俄國,並選出了果戈理(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Yanovski)的經典名作死靈魂(Dead Souls)。老實說這類型的書平時
不會放在我的優先閱讀名單內,主要是因為……說來不好意思,但死靈魂這書
名看起來很艱澀,有一種不用急著讀,最好多累積點東西晚點再來(?)的感覺。
不過實際開讀便會發現是自己想太多了,其實小說寫得很親切(爆)而且死靈魂
也並非圍繞著深奧宗教教義進行批判與探討的作品(為什麼會往那方面想?)反
而還出乎意料的現實……呃,我是說至少商業上很現實。因為死靈魂指的是已經
死去的農奴,而這部小說則與買空賣空這種「東西」的所有權有關。
在十九世紀前半葉俄國仍有農奴制,而且官方清算人口的期間往往長達十幾二十
年。在這段期間內,就算記錄上的農奴已經過世,主人仍須按依其人頭名單繳稅,
可想而知自然容易引發不滿。但損益這回事有時是看人的,商人契契可夫來到某
座小鎮,八面玲瓏的討得鎮上所有要人歡心,並隨即切入他的真實目標:買賣死靈魂。
故事本身非常簡單,很直白的描述主角契契可夫來到小鎮上,摸索、接觸鎮上要
人然後進行買賣的過程,故事一直沒解釋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直到結尾才揭露他
的來歷,以及為何要進行這種買賣的理由。但說真的其實這部小說的主線根本不
是重點,因為本書真正的看點其實在於作者尖銳精準地諷刺了俄國彼時社會的黑暗面。
當然以就現代外國讀者如我的角度來看,本書讀來的感覺主要也是偏向角色描寫
生動、往來的過程寫得有趣,並從中感受到強烈的社會批判意味(然後再度發現
人牽到那裡都是人)。要說很好看很精彩讀完想翻滾什麼的倒也還好,我的感覺
比較偏向「可以感受得到其有趣之處」這樣。
但如果把死靈魂放回成書年代的脈絡下,在那個專制統治的帝俄時代,書寫如此
這般批判國家(上流階級)現況的長篇小說,雖不是絕無僅有但恐怕也是新穎的
(而且會被國家「盯上」,事實上果戈理在本書出版前幾年才因為大受歡迎的諷
刺劇欽差大臣,不得不避居國外,甚至死靈魂大部分的章節都是在國外寫成的)。
從當時俄國文壇對本書的讚譽與社會反響來看,也可以隱約感受到本書的描寫,
一定有某種東西狠狠擊中了俄國人民的心靈。其對彼時俄國社會種種狀況的形容,
肯定精準到令同年代人情不自禁大為讚嘆。
作者傳神的補捉到整個社會裡某股氛圍、某種事物,而文字裡的那些東西使活在
當下的讀者認為死靈魂稱得上寫實小說;卻使後來的文學研究者基於書中那誇張
到過於簡單的人物塑造與互動,認定本書其實有點象徵主義的味道──我覺得這
是本書對我而言最為有趣的地方。
閱讀死靈魂時我不只一次想起珍.奧斯汀(Jane Austen),儘管她對故事的著力
點和果戈里著重的部分截然不同,小說背景的差別甚至遠遠不止十萬八千里。可
對於社會裡某個階級、擁有某種特質之角色的書寫,以及隨之而來的社交互動與
利害關係,卻是同樣的精準、尖銳。
或許有時稍嫌太單純了點,卻不難令讀者產生一種「啊啊我知道這種人,對沒錯
他們就是這樣,寫得真是太好了」的感受。只是婆婆媽媽與社交和聯姻裡的利害
關係現在還離我們很近,但帝俄時代的地主與官員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制度
就有點遙遠了。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可以從中感受到時代氛圍,我想這也是閱讀經典的醍醐味之
一。此外書裡有很多歡樂情節確實讓人看得十分開心,比如懷疑主角來歷可以從
普通犯罪者,一路懷疑到他真身乃拿破崙這個反基督,是被英國偷偷從小島上放
出來,好全俄國趴趴走到處搞破壞是怎樣(當然除此之外的部分也已經夠好笑的了)。
老實說我對帝俄時期的歷史與社會狀況都不是很瞭解,所以讀後感也比較偏向看
熱鬧、看諷刺、看幽默的感覺(畢竟這本書的情節實在很簡單,不計應該稱之為
殘稿的第二部,真正大受好評的第一部篇幅根本不長)。
不過那怕僅是如此,死靈魂仍是有趣的作品,其對人性與社會體制之本質的描寫,
無疑有著超越國界與時代的表現。字裡行間所散發出的氛圍,也為活在那段歲月
裡的人們的所思所想留下隱微痕跡,令身處不同時代的異國讀者仍能稍稍有所感受。
而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