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的人毫無良知—談無差別殺人現象

作者: miserneo (銀色快手)   2016-03-30 13:36:23
根據當前精神病學的分類聖經
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IV
──如果一個人擁有下面七個特徵裡至少三個特徵,那麼這個人在臨床上,
就足以讓許多精神病學家懷疑他有「反社會人格疾患」
(一)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二)欺騙性,操縱性。
(三)易衝動,無法事先計畫。
(四)易怒,攻擊性。
(五)不顧自己或其他人安危。
(六)持續地不負責任。
(七)在傷害、虐待其他人,或是偷其他人的東西之後不會感到悔恨。
瑪莎史圖特博士對這樣的人作調查,寫了《4%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這本書。
他認為,有些人天生就是沒有同理心、沒有道德感,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正在做錯的事情。
「有時候,給他們愛,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悲劇,這才是我們最畏懼的結論。因為,有人天
生就是屬於那少數的4%。」
反社會人格在無差別殺人事件裡,通常被精神鑑定人士認為是犯行者所擁有的人格特質。
他們很可能在早期經驗裡,缺乏關愛,缺乏家的溫暖,情感或友誼的支持,沒什麼朋友,
人際關係淡薄,容易沮喪感到挫折,個性暴躁易怒,做事沒什麼定性,容易換工作,或是
或是長期處於失業狀態,得要靠家人或朋友的經濟支援才得以生活下去。有的甚至還會虐
待狗貓之類的小動物,這類的人在社會組成分子當中屬於高危險群。
日本社會將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兇嫌稱為「通り魔」就是「街魔」的意思。意味著在大街上
隨意犯案傷人的狂人,根據媒體報導,兇嫌往往具有反社會人格的傾向。
從泡沫經濟時期(1990年代)開始,日本無差別殺人事件頻傳,這和整個社會結構的改變
有關,如今時隔廿多年後,台灣也開始發生類似的事件,而且總會引發死刑存廢與否的論
戰,但從日本的經驗,我們可以得知一項不幸的消息,那就是任何政策和法律,甚至各個
機關、教育團體的安全措施都無法防堵「無差別殺人事件」接連不斷的發生,即便是治安
那麼良好的一個國家。
從「酒鬼薔薇聖斗事件」、「宮崎勤事件」這種幼童誘拐殺人案,到「東京地鐵沙林毒氣
事件」、「秋葉原殺人事件」有的是預謀犯罪,有的是臨時起意,犯罪者大多是年輕人或
是長期沒有工作的青年,有的認為生活沒有意義,感到煩悶鬱卒,純粹只是想殺人,無論
是誰都無所謂。
這種存有對社會進行報復的心理,已經不單純僅是個人精神疾病的問題,同時也包含了整
個社會結構的改變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試想如果在一個生態系裡面,由於繁殖過剩
,導致同一類的生物必須為了搶奪食物互相競爭那會發生什麼事?最近,聽到一個殘忍的
例子就是,原本只獵捕魚類的海鷗,現在也會獵食街上的老鼠並生吞之,甚至攻擊海豹的
幼崽,啄瞎牠的眼睛,讓身為雙親的海豹直接放棄沒有生存能力的幼崽,海鷗再伺機將小
海豹吃掉。
生物有其生存的本能,但也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被迫改變牠們的行為,像原本只能在野外
環境生存的狐狸,因為生活領域被剝奪,只好混入住宅區開始撿拾人類吃剩的廚餘,或者
侵入屋內偷食物吃,近幾年這種現象在英國倫敦近郊或市區已成為普遍的現象。
假使一個生態系有了結構性的改變,那麼會影響到的不只有人們的行為,還有無意識的部
分,某些人受到刺激或暗示,會出現異於常人的行為和思考,變得具有強烈攻擊性,但未
必能找到真正的原因,這也是難以遏止和防範的部分。
並非為了特定犯罪的人找藉口開脫,而是很明顯的,這個社會有很多微小的事物偏斜了,
一旦它累積到一定程度,瀰漫著一種強烈的無力感,這些難以在社會體制下生存的個案,
開始以常人所難以想像的方式進行反撲,幾乎是失去理智,以生物本能的方式反撲,最後
的結果,就是讓大家共同承擔這些令人悲慟的事件。
筆者認為新的犯罪事件,其實在提醒我們,這個社會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了,突發性的
無差別殺人,背後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不是把一個人當作是惡魔執行死刑就了結,它已經
變成整個社會或國家應該重視的病兆。
這不是過去社會所能理解的犯罪,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像是建構人格模組分析,像電影
《關鍵報告》那樣,警政署設置預防犯罪專案小組,當犯罪模式出現病毒式的變異產生新
品種的時候,警政單位也要與時俱進,跨部門跨領域的整合也是必須的,不能等到社會集
體恐慌才火燒眉頭的收拾,付出的社會成本實在太慘烈了。
誰也不希望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根本的原因,來自犯行者自認活在一個缺乏愛、缺乏安全感、缺乏人際關係支持的環境,
所以才會想要傷害他人、破壞這個社會的安寧,粉碎所有人對於愛和幸福的追求和信賴。
與其等待有什麼特效藥來遏止犯罪,把犯人抓走,不如從現在開始,努力去創造一個充滿
愛與關懷,不那麼冷漠的社會,隨時關心、隨時問候,珍惜每一個和親人朋友相處的片刻
認真地抱抱你摯愛的人,跟對方說,你很關心他,你很愛他,不要任意把情緒和怒氣往
所愛的人身上發洩,讓愛的力量散播出去,並且感染我們身邊的人。
不要讓憤怒、仇恨、嫉妒、懊惱、焦慮、恐懼、猜忌、毀謗等一切負面因子佔據我們的生
活空間,充斥整個社會,我們能對抗真實的邪惡與破壞的力量,也只有靠著真實的情感所
建築的堡疊來捍衛了,政策和法律是無法有效的預防犯罪。
不讓犯行者繼續滋長的唯一方法,就是共同來改變社會現有的狀態,不只是為了一個特定
的個案,也為了往後的將來,如果不做點什麼,我們將失去更多,只有愛能化解仇恨,仇
恨本身只會帶來更多的仇恨。
但願我們的心能重返平靜與詳和
整理/銀色快手 原始出處 http://www.aranoyumeji.com/
作者: vendor (這是我用生命畫的魂)   2016-03-30 15:09:00
純推這本書
作者: ilikebulldog (鬥牛犬)   2016-03-30 16:01:00
你真的有看這本書?裡面案例跟無差別殺人犯根本兩回事。莫名其妙。
作者: qaz545rain (Perfect Dirk)   2016-03-30 22:07:00
推樓上...
作者: swimbert (書櫃永遠不夠放)   2016-03-31 15:16:00
這本書的內容和你的心得幾乎是相反的。作者舉出的一些反社會人格,其成因正好不是家庭,社會,教育所造成,而是天生的。
作者: aceone   2016-03-31 23:24:00
想法同前幾樓 但這本書好看 幫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