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lish (elish)
2016-05-08 22:26:20只多了封面的網誌版: http://blog.yam.com/elish/article/140798955
我有幾個朋友親手打磨的樟木墜子,雖然不是千年檜木,但也很香,偶爾想到拿
起來聞一下,心情會瞬間愉快起來。巨木、高山、傳奇,都是我喜歡但極少實際
接觸的存在,這次快閃選中邦查女孩,那正好來看囉。
古阿霞有著一身黝黑皮膚與捲到不行的頭髮,每當有人問起,她都會立刻解釋,
自己是個邦查,也就是阿美族人。待在小餐廳打了五年雜,她終於找到機會,逮
著了名震花蓮的殺刀王帕吉魯,要他帶自己走。這麼一走,她就上了海拔一千五
百公尺的摩里沙卡(林田山林場)。有著亞斯伯格症的帕吉魯作為索馬師仔,是
仍用老方法親手砍樹的師傅。相遇的兩人為了建一座學校環島旅行,見證台灣高
山與伐木歲月,然後……
剛拿到書時頗被這個厚度驚嚇,加上精裝外殼更是殺傷力十足,至少對我的肩膀
殺到爆啦。剛開始還有點難進狀況,但心情隨著故事展開也慢慢平靜然後投入,
越往後還讀得越快。
邦查女孩是一則傳奇故事,以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傳奇匯聚而成,故事發生在於
1970年代末,一段伐木仍然興盛,卻也可以預期終末不遠的時光。劇情剛開始
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且神奇,魔幻色彩濃厚,機緣與機緣交會,美妙得像一則
童話。
雖說這童話屬於成人,可以從中察覺到底下的陰暗,但總歸仍是可愛的故事。小
說角色與諸多現實人物及歷史事件交會,虛虛實實的發展令人時而感慨、時而會
心一笑(不過慈濟的部分,嗯……我還真是沒辦法用如此單純美好甚至帶點歌詠
的態度來面對啊,儘管這組織應該也曾有過單純美好如小說中所描述的過去沒錯)。
那是從那裡發現不對勁的呢?大概是從看見有人正在計畫攀登聖母峰開始吧。
嗯……這事件我知道結果,所以讀到這段時,我心涼了半截。偏偏這也是古阿霞
和帕吉魯正閃得亂七八糟的時期(竟然在颱風夜的樹洞裡煮泡麵,三更半夜讀到
這種情節是可忍孰不可忍啊!!!),我一邊看她們互動覺得很開心,一邊又按
著自己的胃想著,慘了,這下後半看我要怎麼個眼神死法。
結果呢?唉,真的眼神都快死透了。該怎麼說呢,現實總歸追了上來。隨著真相
揭露逐漸能察覺,傳奇依舊是傳奇,但那一切背後全有著隱而不顯的代價,打從
很久以前便一環扣著一環,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
屬於過往的終究得逝去,再美再有道理也已不合時宜。那怕付出萬般艱辛,期盼
還是可能如同短暫炫麗的幻影,不見得能夠實現。人和人之間充滿誤會與掠奪,
從出生到死亡皆是如此。可即使這樣,邦查女孩仍不只是一個破滅的故事。事實
上正因為一切世事如此弔詭難測,我們才難以輕易斷定一件事是悲劇還是喜劇。
缺憾,也可能很美,只因為那凍結了充滿生命力與夢想的掙扎。失去,不見得是
剝奪,只因為如果背負起一切堅定的繼續走下去,說不定能因此遇上什麼。因果
複雜難解,傳奇和悲劇交相纏雜,像是圍困囚禁住那除了美貌外,上天什麼都給
了的邦查女孩,卻也為她開了路。路的前方有什麼?不知道,但帶點遺憾的殘缺
美,動起心弦來的力量非常驚人。
這是好看的小說,雖然劇情不夠精煉,但還是不錯看。只是說我讀時總覺得這本
小說的敘述口吻,有點為了傳奇而傳奇的味道。總急切的傾訴著那一切有多非凡
,感覺不夠從容。不過我原則上蠻吃這一套所以無所謂、甚至還讀得很開心,但
如果對這比較計較的話或許會覺得有點過度?
除此之外,對話大概是我整本小說裡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吧。總覺得有很多時候都
不像是人真的在對話,比較像在念寫劇本台詞,講出的話感覺也常和角色背景設
定有微妙衝突。至於這是不是個人偏見所致,嗯,也不是沒有可能啦,總之我確
實常常因為書裡的對話而出戲。
不過整體而言,邦查女孩仍是動人且精彩的作品,刻畫了上世紀七零年代台灣山
林、社會還有伐木場的景象。劇情安排細膩動人,讀到最後那結局讓人感覺又悶
又美,同時充滿了遺憾與光明,唉……官方你竟然這樣對我啊啊啊、咳,我是說,
終歸來說我喜歡這個故事。
啊,還有,看的時候我痛恨起自己聽過北原山貓「摩里沙卡」這首歌的事實,不
由自主的洗腦真是太可怕了 ~(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