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真相與攻防--《妹妹的墳墓》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29307900
二十年前,崔西跟妹妹莎拉參加射擊比賽,在比賽後兩姊
妹吵了一架,殊不知這是兩人在世上的最後一段對話,自
此莎拉消失無蹤。
而後經過搜尋與調查,發現因為犯下強姦罪被判刑六年、
剛出獄的豪斯涉有重嫌,遂即將他逮捕歸案。但豪斯一直
不願說出藏屍地點,卻仍因一連串的證據獲判殺人罪,無
期徒刑定讞。二十年後,莎拉的屍體意外被發現,隨著之
前審判中的諸多疑點,崔西誓言找到殺害她妹妹的真正兇
手,讓真相水落石出。
跟著在莎拉葬禮中再次相會兒時好友丹兩人,不斷的抽絲
剝繭與四處奔波下,終於重啟聽證會,然而在看似距離真
相更進一步的兩人,所面對的卻是持相反意見的所有鎮民
,到底鎮民們想隱藏的事實真相是什麼?而真相又將如何
衝擊到崔西與丹兩人?
羅伯‧杜格尼的《妹妹的墳墓》精彩的敘事手法,不僅讓
人可深刻感受到兩姊妹之間的情感深摯,更生動地描寫著
,原先的證人/所有的鎮民如何冷漠看待崔西的一切努力
,讓人不由得也化身成崔西,企欲找到關於妹妹之死的真
正原因。
崔西對於讓豪斯脫罪是感到噁心的,因為他並非善類,在
服刑期間,崔西前去探視的幾次,豪斯不斷的挑釁更讓崔
西厭煩她即將要做的事。但誠如聽證會中,梅爾法官所說
的:
「司法系統是建立在事實真相之上,
需要所有參與人士的尊重,
並且說實話,完整的實話,絕無虛言……
上帝,請幫助他們。
這是讓我們的司法體系有效運作的唯一方法。
我們對藐視事實真相的證人無能為力,
但可以管束執法人員,以及曾經宣示過的男男女女律師。
司法體系並不是完美的,它也會犯錯,
但就像我的前輩威廉‧布萊克斯通法官所說的
『寧可縱放一百,不可錯殺一人』。 」
「豪斯先生,我不知道這樁導致你被控告、審判和定罪的罪行,
你到底是有罪或是無辜,但這不是由我來決定的。
不過,根據呈現在我面前的證據,
我的看法和結論是,憲法賦予你公平審判的權利,
而你是否接受到這樣的公平審判的確存在重大疑點。
因此,我會建議上訴法院將此案發回原審法院重啟再審程序。」
多麼鏗鏘有力、又使人對司法有更多期待與信心的一句話
!縱然豪斯有嫌疑,但不能因為找不到疑點或證據,就將
不相干的證物栽贓給他,企圖陷人入罪。
然而,對警長羅尹與檢察官萬斯、辯護律師迪安奇洛,以
及其他在二十年前法庭上作證的其他證人來說,卻並非這
麼認為。看到這裡就更讓人好奇,為什麼大家寧可隱藏真
相,也非得將豪斯定罪不可,即使所使用的手段並不光明
,甚至有違法之嫌?特別是辯護律師,本不是該為被告尋
求最大福祉嗎?怎麼會任由不實且不利的證據出現,並不
做任何有效辯解?
對崔西來說,一切都無法成為過去,因著當初她負有照顧
妹妹的責任,卻因情緒、及準未婚夫之間的關係而讓妹妹
一個人回家,自此天人永隔,這是她心中永遠放不下的石
頭。而查明真相,是她用來悼念妹妹的方式,儘管,兩人
再也無法相見了。
﹝她完全沒想到那天回頭從貨卡車後擋風玻璃瞥了莎拉一眼,
莎拉帶著崔西的黑色牛仔帽站在雨中,
這一幕居然是妹妹最後的留影。
這麼多年來,崔西不斷回想那一幕,
想到生命的無常總在瞬間發生,令人措手不及。
她好後悔,那天下午她不應該因為妹妹故意讓她而生氣。
她任由自尊心作祟,哪裡知道莎拉那麼做
是為了不讓她因為只拿到第二名而帶著沮喪的心情去赴宴,
那可是她的大日子。 ﹞
只是,過了二十年,崔西跨越四十大關,原先參加審判的
證人們也都六十多歲了,是否還有殘留著可供審判的證據
?而難道不斷地探求真相,就是唯一的答案?
「崔西,」迪安奇洛說,「小心點。我們有時候最好把問
題留在心中,不一定要找到答案。」
『找出答案,又不會害到別人,迪安奇洛。』
「會傷人的。」他又給了崔西一個溫和的微笑,隨即退回
到屋裡,關上了門。
真相真的會傷人嗎?而即使真相會傷害到別人(甚至自己
),是否還要極力地去探求真相?羅伯‧杜格尼最後給我
們一個大大的震撼,讓我們發現眼見為憑的謬誤,以及事
實真相所帶來的懊悔與溫馨感。
《妹妹的墳墓》中,無法跨過傷痛的崔西選擇挖掘被隱藏
的過去,做為自己對妹妹愧疚的補償;而我們從作者的藉
由整個鎮民所傳達的意念也體悟到,有時候要守護一個秘
密至死,雖然是種折磨,但若因此能使人不用活在痛苦中
,卻也是值得讓人義無反顧的。
也許,真相不一定只有一個,只要能使人過得幸福,都可
以是事實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