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架構在ㄧ個白色謊言的鋪陳之中,ㄧ切源自於主人翁出發自好意但卻氾濫過頭的同
情之心,茨威格從ㄧ開始便點明了本書主軸—來自書中ㄧ段剖析同情心的段落:「同情心
是把該死的雙面刃,若是不懂得使用,最好收手,心尤其要穩住。同情心就如同嗎啡、只
有ㄧ開始能減緩病人的痛苦,是種藥物,是種輔助手段。但若不懂得掌握正確劑量,不及
時停藥,搖身一變,就成了殺人的致命毒藥。剛開始注射幾劑,能使人感覺舒服,鎮靜心
神,減輕疼痛。然而要命的是,人這個有機體,不管是身體或者是心靈,皆擁有可怕的驚
人適應力,於是就像神經系統需要越來越多的嗎啡,我們的情感也要求越來越多的同情、
不知饜足,最後遠超過我們的能力。不管是在何處,遲早有ㄧ天,不可避免將出現非說「
不行」的時刻。到那時候,已無心思顧慮別人聽到最後這次拒絕,比起從未伸出援手。究
竟會不會更加恨您?」
史帝芬茨威格,奧地利作家,近代文學史上與契訶夫、莫迪亞克齊名,三者皆為為傑出的
中短篇小說家!茨威格他擅於剖析人性、心理的手法,輕易點出人性的掙扎無助,也能將
人性中無可避免的無可奈何說的如此透徹,其實這樣的手法在文學作品裡似乎並不少見,
但讓人驚嘆不已的是,他以無可救藥的浪漫來描述他所理解的心理學,比如說這ㄧ段講述
主人翁在失眠夜晚的心情:「可是黑暗謢去產生的奇思妄想彷彿溫室裏的花,受熱帶氣候
溫度刺激蔓生亂長,從濕熱土壤中不斷竄出,離奇亂衝,成立刺眼的藤蔓植物將人團團勒
住,無法呼吸。夢境在我異常灼熱的大腦中跑得飛快,構成最荒誕不經的恐怖畫面彼此追
逐。」
若不是經歷過淺眠夢魘的人怎麼能體會他將這段失眠寫的活靈活現又如此詩情畫意呢?。
然而茨威格的焦灼之心讀起來卻仿若ㄧ本心理學筆記,只是他用浪漫華麗的辭藻替代那些
枯燥沈悶的字詞,將本是冗長乏味的文句幻化成ㄧ句又ㄧ句的萬種柔情,這或許是奧地利
人天性浪漫使然,也或許是譯者的功勞,在德文直譯的中文譯本裡大量使用高雅的四字成
語替代了德文的艱澀串連ㄧ氣成為優美的文句,是本書最讓我讚嘆的元素,但,始終還是
不啻為ㄧ本心理學筆記。
ㄧ直看著主人翁無法自拔的矛盾與掙扎、預備要接受ㄧ腔熱情與否的猶疑不定,徬徨在正
視或逃避自己滿溢的憐憫心之中,就如同書中主角被需要的虛榮感ㄧ樣,開始覺得新鮮有
趣,久了便索然無味,更甚是或感壓抑又或感窒息,以至不難猜想結局終將以悲劇落幕。
焦灼之心的故事架構很簡單,茨威格藉著這個簡單的故事闡述了他對於同情心與被同情之
人的理解造成被不愛之人深愛的無奈。沒有如詞彙般浪漫的情節,多的是少年維特式的無
病呻吟。
而讓人能與書中產生共鳴的始終還是只來自茨威格聞名遐邇的「以心理學手法夾帶著浪漫
文筆剖析人性」的文學風格。
至於看完之後,我們是否還要將同情心視奉為高貴至上的情操,則端看個人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