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蟻獅口外掙扎,於喧囂人生中孤獨
──《流沙刑》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41757160
書名:流沙刑
作者:莫琳‧派森‧吉莉特
譯者:郭騰堅
出版社:愛米粒
出版日期:2017/10/12
定價:480元
金石堂書介頁面:https://goo.gl/TsyazA
--------------------
人們眼中的惡事之所以發生,是冥冥中自有天
數,還是像機關一樣,一旦開始啟動,就逐漸
向最糟糕的一角傾斜,若沒有其他變數,終將
達到毀滅境界才能止息?
女孩瑪雅被控與其男友瑟巴斯欽執行校園大屠
殺,瑟巴斯欽槍擊了老師克利斯特、同學丹尼
斯、薩米爾,而瑪雅為了自保,在舉另把槍射
擊瑟巴斯欽之前,也不小心殺死了她最好的朋
友艾曼達。
校園喋血事件稍早,瑟巴斯欽還射殺了自己的
父親克萊斯,檢警單位在蒐證時,從瑪雅給瑟
巴斯欽的手機簡訊中找到「克萊斯非死不可」
的字眼,更讓檢察官麗娜依此起訴,認為瑪雅
有教唆殺人的計畫與事實。儘管如此,瑪雅的
辯護律師桑德卻堅稱,檢察官並沒有直接的證
據顯示此場屠殺事件係為瑪雅所主導。在雙方
的攻防下,最終將會呈現何種局面?
莫琳‧派森‧吉莉特曾擔任過律師,在《流沙
刑》中,她深入的剖析著瑪雅的心境,讓我們
看到青少年間,期待著獲得家人間的認同,卻
只被嚴厲地責備、想要在同儕間有個地位可棲
息,卻又拙於察覺自己的情感需求、面對情感
與人際互動卻又扯上了種族議題等,而使得其
自身走向毀滅。
大人們總有種錯覺,自以為曾走過青少年階段
,就以為在他們心中的所有煩憂,都沒什麼大
不了的,卻沒想過這其實帶有個別差異。瑟巴
斯欽生長在瑞典最富有的家庭,看似什麼都不
缺,想要時隨時可以開派對、出國、開車兜風
,然而卻缺乏母親的疼愛、父親只有批評與蔑
視、與哥哥間也沒有親密互動,而他雖然有些
朋友,卻沒有一個能走入他的宇宙當中。
大人們通常僅看到他們家有錢。因著父親的緣
故,瑟巴斯欽獲得很多學校的禮遇、而導師克
利斯特只想從表面的安撫來改善同學間的緊張
關係,卻未曾想要深入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面
向。
事實上,大人們往往只注重外在,這個家很富
有,那個家很落魄,而那個家是外來的逃難移
民,卻看不見更深的內在,也意圖粉飾可能有
的衝突。無形之間,這樣的印象與注視,也傳
承給他們的下一代,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是需要
被看重的獨立個體,卻又在心中暗自為其做評
價。為憤怒中的青少年摸摸頭、厲聲責罵一番
,似乎這一切可能的引爆點就能被平息。
於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幾個青少年就好
像落入蟻獅陷阱的螞蟻,雖然緩慢到難以察覺
、卻實然一步一步地將自己推向滅亡。
《流沙刑》以瑪雅的視野,觀看著同儕間的互
動與爭執、大人世界的荒謬與自以為是,還有
對整個世界的冷眼旁觀。作者一方面讓我們了
解瑪雅對整個事件的認識,但其筆下的瑪雅又
好像很超然地去觀看那些環繞在自己周圍的辯
論與爭執,彷彿整起事件就發生在另一個她身
上,彷彿大家在討論、檢察官起訴的、律師辯
護、法官在審判的對象,都是個不是她的她自
己。
在大人眼中,青少年似乎就不該有聲音,所以
很少出現她跟別人情感交流的畫面、對於瑟巴
斯欽,眾人都各有各的意見、甚至連自己的官
司,辯護律師也一直跟她說不要在意過程,重
要的是結果,在為她做的辯護,也出現這樣的
論述「青少年年少輕狂不懂事、容易做事衝動
」。但這真是青少年的真實樣貌?
本書另一個議題在於種族間的隱性衝突。北歐
諸國與德國堪稱對中東難民潮最有包容性的歐
洲國家,儘管面對著許多大小的爭執或火花,
大致上也多能理性去看待著移民與自身文化之
間的差異。然而在私底下,眾人仍在意那種族
的烙印,那些劃分你我不同來源的膚色,以及
彼此身分地位上的落差。
瑪雅與友人們一次在瑟巴斯欽好友家中聚餐,
就討論到了這個話題:移民自稱是律師、醫師
、護理師,但實際上他們所做的工作卻大多是
清潔工、撿拾破爛的或其他不體面的工作。咄
咄逼人的瑟巴斯欽刻意挑起的波瀾,某部分固
然針對著表現優異的薩米爾,那個甚至可能搶
走她女友的小子,但其實也讓我們看到,在看
似和平與被粉飾的假象中,其實存在著一種不
穩定性,一種我們仍舊無法真心地去接納某群
異族人的心思意念、一種我們優越族群自然得
照顧著落魄族群的使命感。
而這也恰恰反映著瑪雅在一開始談到大人的關
心顯得多麼的虛假而沒有意義:我「選擇」相
信妳不是蓄意殺害他人的。既然談到選擇,代
表也有不相信的成分在,只是不說、假裝沒這
回事而已。我們口口聲聲地相信、期待、祝福
,但骨子裡卻充滿的疑慮、不放心、猜忌,於
是,在我們逐漸無法理解青少年的當下,我們
也逐漸老去,這是深刻的證明,卻也是種讓人
感到悲哀及無奈的代溝。
不管最終判決的結果,仍舊存活於蟻獅活口之
外的瑪雅,終究不可能再過著像以往的生活了
。但對於那些只在乎勝敗訴、面子的大人們、
博版面與閱聽率的媒體,又有誰在乎瑪雅的內
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