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npshu ()》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實體書店隨著網路書店的崛起,一家家收掉。
: 就連台北的書店街也變成旅館街,一家家都消失了。
: 如果政府推出買實體書店的書,可以憑發票免費搭捷運,
: 或是憑購書發票可以享在書店附近的停車未免費停車,
: 或者可以抵稅,這樣不知道能不能刺激實體書店的買氣。
: 還是大家覺得有更好的辦法? 可以挽救實體書店?
前幾天經過民生社區那,
發現金石堂又有一間分店倒了,
不曉得重慶南路衡陽路那間可以撐多久?
不過那間有兼賣文具和經營咖啡廳,我想不成問題。
我的想法和推文裡的某些人一樣,
就是書況很重要,
我喜歡新書,很少買二手書,所以家裡至少2、3百本新書,
但也多少是別人翻過的,我每次只能夠找書架上裡面最乾淨的來買。
如果某間實體書店願意把所有的書都用塑膠包裝起來,
只剩1本讓別人翻的話,
我相信這間店一定很受歡迎。
當然啦!和網路書店的價格比不要超過5%到10%。
(其實這概念我以前提過啊。沒人理而已。)
就降低成本的角度來說,
就是開在地下室或是二樓也行,
不一定非得開在租金貴的一樓,
台大那邊就有些店是這樣子搞,
我想愛書人不會嫌多花點時間走那點路的。
多角化經營當然是另一條路,
可是很多書店經營者,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屑還是其它怎麼樣的心態?
明明誠品在這條路上就一直很成功,
可是你們不願意轉型成這樣,
我們也知道光是靠誠品的書店在那種高地租的商業精華區是無法存活的,
所以多了很多服飾、設計的精品甚至是美食街來支撐營運,
我一直不相信台灣只能夠養誠品一間店,
可是等了20多年了,卻沒有和它相抗衡的第二品牌?
我就覺得很納悶。
其實書店本身也有吸引不怎麼讀書但是想附庸風雅人去購買書的功能,
虛榮心也是一種重要的消費者心態,
你們管客人是真心想讀還只是想拿回去當擺設?
本意只是想買衣服,順便挑一本書來作作樣子而已?
只要能夠付出錢進而支持書店營運也就夠了嘛。
做生意當然是來者不拒嘛。
說實在的你們在書店上班的人就是比較不聰明,
連這種小事也在問。
在書店上班或是開書店的人有很多是自已不看書,
腦袋沒有想法是要怎麼在艱困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呢?
所以只能夠來問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