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text/8108741
另外我覺得裡面有一個女生有導讀整本書,讓人比較了解
我覺得自己心得好像寫得太過零散,不好意思
階級複製的背後,是不可抗力還是自甘墮落?
Learning to Labou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在現今的自由民主國家多是以資本主義為主要的經濟與社會建構,而達到如普及教育與自
由選擇工作和學子行為發展等狀況,以教育和引導的方式幫助即將成年的學子進入社會和
職場。但在多年後的今日,許多狀況依舊挑戰著資本主義和自由經濟的社會,到底是否能
真正的達到「平等」與「自由」。論文集《學做工》是一本以文化研究和民族誌方法學的
里程轉向,同時也是二十世紀勞工階級問題、現代教育社會民族誌奠基之書,可以說直到
現在依然對於勞工探討有很大的貢獻。內容以研究員保羅威利斯以一所全男校的工人階級
學子為研究和訪談對象,採取長達多年的觀察與深度訪談和接觸,而完成關於二十世紀英
國勞工對於階級和選擇工作別的探討,也為當時的社會投下新的勞工學子觀點。
勞工權益在這幾年不斷的被提起,不管是在國外或台灣都逐步發現資方與業主對於勞工的
剝削和不友善。而其中在資本社會中窮人難以脫身;階級複製等等問題也逐漸因為各種社
會新聞浮上檯面,例如像不掙錢就有跑車開的富二代;超時監工領不到基本工資的甘苦人
,讓人宛如對於當今自由的工作社會產生疑問?為何明明當今對於教育多元和社會架構比
起過去完善許多,但卻依舊處於階級複製和子女踏上父母後塵,幾代無法翻身?
以英國白人男性工人階級的學子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集《學做工》對於這點有著完善的見解
,以實際的「觀察」和「深度訪談」等人類學民族誌研究方法,來架構出關於這些「叛逆
」的工人子弟的想法與實際對進入職場和在校生活的觀點,還有生長環境家庭與整個英國
當時的教育政策和社會氛圍來進行全面性的探討,而做出合理的推判與勞工階級複製跟教
育體制不足的原因,這點即便到二十一世紀依舊是一個值得借鏡和探討的勞工問題。
書本分為兩大段落,一個是完整的紀錄和訪談跟觀察的過程記事與詮釋,另一個則是研究
的探討論述與結果分析。在樣本抽樣中,研究員保羅威利斯試著以某純男校中的問題學生
為觀察對象,並與他們訪談聊天,跟觀察他們上課與放學的樣子跟一天的生活,和周遭師
長同學朋友家人對這些樣本學生的敘述,來探討為何這群人會踏上工廠做工或是選擇以勞
力換取金錢的工作?這此外這種觀察與訪談也延伸出許多對於工人性質的論解和教育環境
問題等等,多種原因而導致所謂的階級複製性。
《學做工》一書中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再度深論對於在資本主義中工人階級的文化,和反學
校主義的探討。此本書在裡面探討了許多呈現對於世界勞工其實有相對的問題是同等的,
雖然是以白人工人階級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實際上這樣的階級複製問題,在台灣或是其他
地區等或多或少也有相當值得借鏡之處:
---
1.勞力和腦力之間的不平衡待遇
這點是一個很直接的問題,也直接反映出學校教育體制的問題點,對於以肉體勞動和頭腦
勞動的不平等。也就是在資本社會中腦力勞動明顯比肉體的勞動更具優勢性,而學校教育
也是以腦力勞動為主要目標。對於肉體勞動性的價值明顯減少,而最主要證明就在於當以
肉體勞力出去以勞動力賺取金額的工人學子,要對於腦力勞動者更無法往上晉升,工廠或
公司要求所謂的「文憑」為基礎,形成資本市場的腦力勞動和肉體勞動並不對等關係。
而之中也提到一點當勞動力成為勞工的商品時,是資本社會的一種運作方式,也所謂的低
估勞動力的價值,跟廉價化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性(不管是腦力或肉體的付出)而價值性獲
取是以所謂的「勞動工時」為主,但並沒有所謂的衡量點,例如:有人一小時能搬十桶水
、有人可搬二十桶,但在勞力工時化計算法則上,他們的勞動力基本在資本價值上是同等
的,這不是說二十桶比十桶更有價值,而是整體全部的勞動力都被資本社會給低估,廉價
的換取不平等的金額。
---
2.工人子弟在學校,資本中的封建主義
在這章節的探討中,是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小結。在現代教育中,其實推崇循規蹈矩
的以學業腦力勞動,只要肯讀書就可以往上爬的校園風氣,但在透過研究中指出這是一種
不確定性,雖然學校指出教育的可能,也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是並不是「一定」的。但這
是一種學校老師或教育者所使用的威權手段,在販售名為教育與知識的商品,你如果想要
獲得這類商品,就必須聽話,完成老師的各項學習要求,但這是叛逆的學子不認同的一種
方式。
在訪談之中,研究者訪問這些問題學生,而這些學生則表示那只是一種想要他們聽話的手
段,但同時他們卻很明白聽話可以獲得的好處,甚至知道未來那些聽話的好學生有比自己
更好的出路,而自己只能做工,但在這些問題學生觀點內很明顯的區分「我們」和「他們
」兩者,不同階級和不同群體,他們保持叛逆與不聽話和同樣作為的人在一起,反抗他們
所謂校園師長的權威手段,但即便如此他們並早已知道這樣做會有後果和未來性。
---
3. 在資本主義中的女權父權影響性
在訪談和觀察之中研究者發現在資本主義下的工人群體是非常典型的父權主義者,而這群
不良的問題學生多半也遵從著這種群體,他們認為身體的勞動優於腦力的勞動,即便在資
本主義下腦力勞動者多半吃香,但他們依舊選擇勞力勞動,而這點透過觀察和訪談發現,
男性氣概的工作方式選擇是這群工廠工人的工作方式,他們崇尚肉體工作排斥辦公室,主
要是一種男性本能的展現,這之中牽扯到所謂的男性地位與女性歧視。他們必須透過天生
比女性優越的體力而展現男性的資本,鞏固在現代社會中兩性平等女性逐漸起頭自己的男
性尊嚴和地位。
所謂的陽剛崇拜,以台灣為例,如台灣男性對於健身者展現出強健的肌肉和肉體,呈現男
子氣概的優越,而對於瘦弱的軀體產生排斥。又如同參與工科理組等男性化化學數理的男
性化表現,而嘲笑關於筆墨書寫的文組生等,或是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行為表現產
生排斥性,這樣資本主義中父權影響性。而這時這群工人子弟所選擇的工作就並非獲取金
錢的優劣為主,而是生為男性如何鞏固自身地位的優劣性,如同混兄弟者瞧不起牛郎與少
爺賺女人錢的大男人主義。
---
整體而言《學做工》有系統的整理出訪稿與探討的目標在觀察的各種細項,全部的研究皆
以一個典型勞工階級群聚的英國小鎮漢默鎮的一所男校為主要的田野調查地點。目標對象
為十二個校方頭疼的不良少年。不愛唸書不守規矩以搗亂為樂的少年團體,從在校期間到
他們畢業、進入工廠做工的前半年。可以說整體研究下來非常充實,但閱讀起來卻更加困
難。書中註解量相大龐大,也有各種補充,會建議先看完後面的附錄關於研究者保羅威利
斯為何做這項研究的心路歷程在觀看全文,會有更多想法。
而在翻譯上礙於論文本,許多地方專有名詞過於複雜,需要有諸多關於社會學和勞工認知
基礎等,還有對於英國當時狀況的了解性才比較能夠全盤理解。不過你也可以從訪談的手
稿中大概推論這章節的重點,但整題上《學做工》並不是一本親切閱讀的書籍,而是必須
透過反覆閱讀跟基本的各方論文典故的勞工、權益、社會論文的輔助才可以了解關於工人
的階級複製性和資本主義下的工人團體文化,甚至是一個仁為何會選擇做工而非服務業或
其他勞動,在此書中對於當時代的工廠工人群體有很深刻的探討和描繪。
而這本約一九七零年完成的著作,至今仍然是值得在當代探討的議題之一,尤其在最近幾
年台灣或世界各處的「公民覺醒」和「勞工權益」問題,在閱讀上更有所感受到為何不可
翻身,和一些學者所謂工人不可抗的阻力,是怎麼一回事,資本主義的社會創作了一個人
人透過教育有機會的假象,而形成一個看似公平時而不公平的「競爭」。學校教育中的缺
乏多元性,但同時多元的手段卻又暗藏的威權與控制慾,只能說這群在書中被稱為「小子
們」的叛逆學子,走上了自己選擇的道路,也許在那時代是一條會讓人後悔的道路。
當代勞動者市場的轉變,權益的覺醒和不同的多元學習模式,也許看似更多選擇但對於被
暗藏的資本中的封建主義,底下無本勞工依舊周旋在上位者和資本家的商業遊戲之中,但
很矛盾的是工人團體的文化性也是因為這樣資本社會而被強化出對立與排斥,而加深自我
成就的並非現今推崇的性別平等而是更鞏固父權的男性霸權與自我壓抑的形式,因為哥們
或男子氣概我不得不這樣做,這種想法就像是混兄弟的義氣。只能說《學做工》並不是如
《做工的人》有著賺人熱淚的故事集,而是一本相當硬得有骨氣,了解並探討如何解決社
會與工人階級複製問題的一本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