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灣研究神秘靈異超自然的作者或書籍?

作者: sailly (人間好時節)   2018-11-01 23:39:00
這方面的書籍 我看過伶姬、張開基、李嗣涔、施寄青、索菲雅寫的
https://reurl.cc/OXME3
https://reurl.cc/4yrXv {我看的是張開基寫書批判伶姬的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5609 當台大人遇見通靈人
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 是有一位經濟學家推薦此書 覺得很妙
這些通靈故事裡頭,索菲雅寫的很搞笑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E7%B4%A2%E9%9D%9E%E4%BA%9E?sloc=reprod_k_1
靈界的譯者:從學生靈媒到棒球女主審的通靈之路
顯然索菲雅的書籍,很多讀者買單,一路出到第三集
我最愛的還是第一本,第三本好像在講她的愛情故事, 比較沒fu。
施寄青寫的一系列,是這些通靈書籍中,我覺得最好看,
一開始有興趣 是因為施寄青是個無神論者,卻因為繼父死後
開始對於神鬼開始產生好奇
進而將相關的經驗 書寫下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29741 通靈者說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4579?loc=P_asb_001 當頭棒喝
基本上可以當小說來看
可能是天性使然, 施寄青的書中也批判了不少通靈人士
這些通靈書籍,看多了會感慨人生就是不斷的重演
在累世的性格缺點沒修正好前
同樣的考題會一而在 再而三的出現
所有的書籍都是圖書館就借的到的
看這些書籍消遣成份居多
但偶爾有一兩個故事,會讓人有所感悟
分享施寄青 續 當頭棒喝的目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4579?loc=P_asb_001
目錄
出版序 一念心轉,善了今生緣 ◎陳蕙慧
給讀者的話 千古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
前言 一念一世
緣起 仙女轉世,能看十世因果的紫靈
第一章 修行只能在紅塵
我曾讀過一段饒富意義的話:「西天不留一佛子,淨宮不留一菩薩,諸天仙佛搭幫助道,
都在世界上。」想來我們捨此紅塵,以為另有修行之路,不過是緣木求魚。
案例1/聖人情結
案例2/天女下凡又如何
案例3/沒有前世,只有今生?
第二章 「人和」,今生的功課
看了這麼多前世今生的故事,讓我深深領悟,要珍惜這輩子難得為人的機會,好好與我們
曾經傷害的人和解,便是此生最重要的事。
案例4/過河拆橋
案例5/小氣鬼
案例6/固執己見者
案例7/高學歷的花花公子
案例8/嫉惡如仇
第三章 靈魂的事
人們嚮往什麼境界,執著什麼境界,靈魂便會停留在自己信念所造的境界中。天堂、地獄
似真似幻,沒有人可以斷言真有天堂、地獄,還是只是人的心念幻化出的世界。
案例9/超渡自殺者
案例10/與亡魂溝通
案例11/嬰靈問題
案例12/流產的孩子
案例13/失魂少魄的人
案例14/身魂分離
案例15/死神伴左右
案例16/基督教的中陰間──Limbo
案例17/耶穌趕鬼
第四章 累世情債,能了則了
看了兩人多世未結善緣,這世依然要修這門功課,我勸他不要三心二意,既然這份情緣剪
不斷理還亂,何不在這世了結?……
案例18/絕頂聰明者的愛情課
案例19/紅杏出牆者
案例20/恩怨情天
案例21/三世夫妻
案例22/六根未淨,去了緣吧!
第五章 輪迴輾轉,眾生平等
我們發現前世是知名人士的人,這世多有很好的學歷和能力,但儘管如此,不代表他們很
清楚自己這世為人的目的為何? ……
案例23/「色.戒」前世版
案例24/「達文西密碼」外一章
案例25/我執即心魔
案例26/建國者與殺人者
案例27/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結語 輪迴之我見
收回
作者序
千古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
  這是畫家奚淞在張掖一座古廟看到的一副對聯──「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千古
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我讀了甚好,便抄來做題目。
  我有位學生為大學教席,對我以因果輪迴來解釋人、事、物,頗不以為然,他說佛菩
薩能看人累劫累世,而紫靈只看人三世便用以解說因果,是否太粗糙?太不周全了?他批
評得很對,但他卻不知我在書中一再強調的是,看前世今生的目的不是只管當事人前世為
誰?而是這世是否依然重蹈覆轍,依然執性不改,行事為人依舊故我,如果這樣,看百世
又如何?
  俗諺「三歲看到大」,一個小孩三歲時已可知他未來會是什麼德性了,我做老師看學
生亦如此,在學校忠厚老實的,出學校二、三十年,依舊忠厚老實;在學校投機取巧者,
到社會依舊如此,教育對他們的影響有限。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這個本性是累世的
,所以故事重複又重複,而他身邊的親友家人也跟他一起一再地輪迴轉世,因為大家習性
都不改,人生功課未做完,只有再來一遍,因此輪迴百世又如何?不過原地打轉吧!需要
看百世嗎?所以三世足矣,無怪乎佛法有云:「善解三世緣。」
  因此前世今生的故事是給當事人「當頭棒喝」,好讓當事人好好反省,發懺悔心、感
恩心,對我們遇見的所有人、事、物。誠如《一代宗師》電影中,章子怡飾演的宮二所說
:「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給我們難處的,提拔我們的,我們看順眼的、
不順眼的,沒有一件事是沒來由的,這世上沒有偶然的事,只有必然的。不管人生是順風
順水或是坎坷難行,全是自作自受,全是咎由自取,怨天尤人沒有用,只能迎上前去,一
一化解前世的恩怨,讓自己這世好歹也混個畢業,而非死當,重來一遍,一再沉淪,要到
哪世才開悟呀!
  楊定一博士在《真原醫》書中說;談到因果、業力,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宗教,這其
實是個謬思!「因果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作用力/反
作用力」原理就已揭露了因果律。萬事萬物不過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無盡序曲,直到時
間終止方休。真正的因果律是跨越時空障蔽的,許多物理學家已體會到,緣起和因果是真
實不虛的,……。
  打個比方;因果關係就像網際網路,上網發個信息,就會一傳百、百傳千的流布出去
,無遠弗屆,不分晝夜地輾轉傳遞,萬一你發覺是錯誤的信息,想要回收已無從回收,即
便你發更正聲明,當初收到你錯誤資訊的未必會看到,即便你有心改過,仍有人受害,這
個責任你不要負嗎?同理,你發一個有益於世道人心的信息,就會讓千萬人受惠,大家紛
紛按「讚」,你自己也會因別人受惠而感到安慰。有一句成語「為官一日百代愆」,作官
一天會使百代子孫受罪,因你一個錯誤的決策讓多少百姓遭殃,甚至遺害百世,受害人的
恨怨全投射在你身上,怎會有好報應?而這樣的反作用力會禍及子孫。另一句成語「身在
公門好修行」,因為一個好的決策讓多少百姓受惠,甚至流芳百世,如李冰父子修築的都
江堰,至今還嘉惠百姓,惡行善行的影響是超越時空的,一如網際網路,這就是因果律。
  所以菩薩畏因,「因」即我們的「念頭」,因為「萬法唯心造」,我們的念頭即作用
力,它會造成實相,更會帶來反作用力。所以我們要慎始於「念」呀!以善念對待眾生,
以善行為人處世。這是我自己看前世今生的體悟,願與有緣朋友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