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amiyamiimu (聖潔天使)》之銘言:
: ※ 引述《tokko ()》之銘言:
: : 我覺得是主因 或者說是極重要原因
: : 台灣書籍出版業銷售額最高峰是2010年的367億元 此後七年內下滑到185億元
: : https://group.dailyview.tw/article/detail/907
: : 這剛好對應我在#1QSrSa8S文中所提供的數據:
: : 我就只給你看新聞
: : http://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128w001
: : 據估計,近兩年來的書價提高了2成。李令儀擔憂的表示,3年或5年之內,書本有可
能
: 走
: : 向精品化,價格提升、印量減少,然後書很快就絕版。對出版界而言,那將會是什麼
樣
: 的
: : 未來?
: : 書價就算打79折,這兩年還是比以前貴了兩成,還不算2009年就漲過一波
: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1568
: : 從2008世界經濟風爆 至2010年書市開始雪崩
: : 恰恰反映可支配所得下降與書價上漲 導致的購買量下降
: : 說到底 還是錢的問題
: : 這問題也是牽涉到錢 原因我在下面說
: : 一個作家的養成 要有足夠的土壤 起碼要能有足夠的收入 對吧?
: : 但現在出版社光活下去都難了 那他能分出多少預算培育新人?
: : 出版社賺不到錢→預算下降→容錯率下降→無法給新人足夠的錢or心態保守化→新人
無
: 法
: : 存活→新作減少→市場選擇減少→消費者不買單→出版社賺不到錢
: : 惡性無限迴圈
: : 那消費者為什麼買單能力下降了?
: : 不就是因為可支配所得下降+書價上漲嗎?
: : 你說的本土作家消失 或者某些類型的書變多 這就是出版社賺不到錢所導致的結果
: : 而出版社賺不到錢 在我來看
: : ∵出版社出貨量下降→提高單價→價格不合理
: : ∴消費者不買單
: : 所以 不是本土作家減少 而是市場養不起這些作家
: : 說到底 今天市場會雪崩 還是出版社自己把市場玩壞的苦果
: 們
: 出
: ,?
: 些
: 出
: 其
: : 我認為是
: 本
: 宣
: 土
: : 其實我真的不懂所謂「臉書文體」有什麼問題?
: : 以前很多散文作品 也是數篇報章散文的合集
: : 你把以前的小品散文拿來和今天的臉書文章相比 也就是差不多的東西
: : 而且也有人在臉書發表詩作 難道還要特別訂一個「臉書詩體」嗎?
: : 巴布.狄倫都拿諾貝爾了 對於什麼文體和載體 其實心態可以開放一點
: 就
: 題
: !
: : 我是覺得 太多作家的作品 是為本土而本土
: : 結果作品太過刻意 反有一種為賦新辭強說愁之感
: : 因為讀者最後在意的 還是這本書吸不吸引他
: : 當然 什麼是本土 可能也可以吵翻天 這邊就不多做評論了
: : 不過我還是想說 培育新人 還是要錢的 因為容錯率是用錢堆出來的
: : 出版社還是要想想如何擴大市場 繼續把書搞成小眾化、精品化
: : 臺灣書市只會越做越小
: 台灣新書大多是「翻譯書」,或是本土作家的「勵志書」,
: 這也早就不是新聞了。
: 能夠撰寫「冷門領域」,想走深度路線的本土作家,並不是沒有。
: 以下網址,是本人的創作:
: https://goo.gl/ZV5zvz
: 問題是,台灣的出版社們,真的有那種「破釜沉舟」的決心嗎?
: 他們敢為本土作家,出版「冷門領域」的「深度創作」嗎?
: 如果沒有那個勇氣的話,就算給他們再多的「成功機會」,也是白搭。
: 目前,台灣的出版業急需轉型,從「代工走向創新」。
: 以上。
前幾次我就覺得:「這個版上的『鄉愿』,好像特別多。」
說真的,我對自己有「無比的自信」,是因為本人至少「累積了三千多本書」的閱讀量。
平均一年要閱讀1000本書,你們做的到嗎?
我的大腦,可以同時思考十件以上的事情,所以思考速度「快如閃電」。
你們做的到嗎?
不論是「創造/閱讀/寫作/思考/想像/抽換/內化」的能力,
你們恐怕沒有一個比的上我的。
既然如此,你們還想比甚麼?
沒有天份,又不肯花時間去「大量閱讀」,並「反複驗證」的人,很難不會是笨蛋。
既然如此,你們就認命一點,趕快「多讀一點課外書」,「增廣一些見識」不行嗎?
如果連點自知之明都沒有的話,還是不要出來說話的好。
一群只會「鄉愿」,連「獨立思考」能力都沒有的人,真是差勁。
還是說,你們的大腦,其實只是擺好看的?
還真虧這裡是「書版」,結果大家不去看書,還真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