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通體舒暢的順手感‧家收納(林姓主婦)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19-03-19 01:21:31
完整書名: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3
通體舒暢的順手感‧家收納:打通收納邏輯+翻轉裝修觀念+省力家事心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0891
因為這本書已在各大書店榜上一陣子了,加上最近又看到NETFLIX的Marie Kondo
影集,就在書店看完了。
以下幾點心得:
1. 與其說是教你收納的書,不如說是作者個人心得書。如書的標題所說,這本書除了
收納,還會提到她自己的裝修心得,甚至建議你「每兩天洗一次衣服」。內容說好聽是
豐富,說難聽點就是雜亂、完全不通體舒暢。
我原本期待看完能得到一兩條維持「順手感」的核心原則,或者某個明確的take-home
message,但作者列出太多太多細碎的建議了,而且多是建立在她個人的經驗或感覺
上,少了一個像是「斷捨離」或「怦然心動」這樣的指引原則或思考點,會不確定如
何將她的方法套在自己身上。
舉個例子,她建議我們可以依使用頻率決定廚具的擺放位子,一些少用的不需佔「黃
金區」,要移到「郊區」,然後說,她自己的廚具有分為「一軍」「二軍」「三軍」,
分別放在不同的地方.....ok, 這邊文字很鮮明,我也記起來了。但這邊似乎沒有新的
資訊?少用的東西我自然會放在比較難拿到的地方呀?還是說主婦們真的需要另外提
醒「不要把螺絲釘放在黃金區」@@?而且,她也沒給出一個「常用」「少用」判準。
2. 邏輯怪怪的
關於「好好收納,是為了懶散生活」還有「順手感」這兩個提案(?),我可以靠想像
揣測這後面的邏輯,但其實相當不符合直覺。例如說,直覺來講,最「方便」或「懶散」
的做法就是...用完就不收納。或者說衣服累積到一定程度再洗,但她卻提倡一種
「看起來結果很漂亮,但其實很吃力的習慣」,像是「碗盤不堆積、馬上洗」和
「兩三天洗一次衣服」。恩?好像怪怪的?這些不正是那些違背人性的習慣嗎?你今天
邀請大家做一些違背自己人性的事,卻除了「這樣做會很好」(並曬曬自己的成果),
沒有去剖析「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理由,簡單來說會變得很沒說服力,也沒有
認何的啟發力,因為我們都知道盤子用完盡快洗當然會比較理想也舒爽,但我現在不
洗會更爽呀!
像是極簡生活那樣的書,也是有點違背人性,但寫的好的會讓你覺得很想嘗試,而且
掌握到「理由」就能持續很久。
3. 感覺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我不確定用什麼字眼比較好,只是關於小孩的生活空間那一段,看了覺得她的裝潢出發
點純粹是出於她個人對家人的控制欲?
例如她說,她家沒有書房,也沒有電視(「反正只是一直轉台幹譙內容很糟糕」),
因此不需電視牆,空間可打通,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兩公尺大桌子和投影屏幕。
她說,那張大桌子就是讓家人共享的,這樣先生下班也不會躲到書房打電動不照顧小孩,
小孩也能在那張桌子寫功課。另外,沒有遊戲房,小孩都在客聽玩,這樣就不會有一個
特別亂的遊戲房,然後就算小孩吵著要媽媽陪玩,她仍可以一邊切菜一邊聽小孩吵。
其實我不確定這樣的開放大空間小孩和先生是否都能接受?(我是說其它家庭)或者說,
能使用多長久?畢竟先生回家沒有個獨立喘息空間、小孩沒有自己的書房,好像還是
怪怪的。我看下來的感覺就是她只從她的視角去考量「家」的意義,對她而言,「家」
就意味著「家人要一起陪我生活」,而且這個「一起」還侷限於要在她的視線範圍....
換句話說,打通空間視覺上是變清爽了,但我很好奇耐用性跟居住舒適度啦,尤其是
他先生會不會想要自己的空間呢?而小孩上小學怎麼辦?
4. 一些莫名的小建議
例如她說,小孩的空間要保留彈性,也就是不要「太可愛」,所以她說,她用了一些
可拆壁貼(一堆小車子圖案),這樣小孩大了也可以輕鬆卸掉。然後也堅持不用「太
可愛」的床單之類的,不然「小孩變成男子漢還偷偷長腋毛」(她的用語),躺在上
面會怪怪的。但為了有小孩感,還是用了個小小帳蓬(?)搭在床上。
這邊我看下來就有點媽媽自嗨的味道啦,其實為什麼不甘脆就都不要有小孩元素?
這邊與其聽她的內心戲,我比較好奇的是,小孩自己有沒有表達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房間。
5. 偷渡教養的想法
大概有五六頁在講怎麼訓練小孩學會收納吧,但同第三點,感覺這又是一種控制欲。
我建議這邊獨立出書比較好。
6. 很囉唆
時不時會有小括號製造戲劇感,像是(握拳)之類的。
其實看得出來作者應該是滿有想法的人,很多小想法想分享,從這些戲劇用語
也顯得有點刻意。但又不想展現優越感,反而弄巧成拙,例如用「我認為NG的衣架」這樣的
小標題..恩?整本書哪裡不是「妳認為」?為何在指出東西的不好時要多加「我認為」?
(也許是我太敏感吧哈哈,只是覺得都要說東西NG了,真的可以省略「我認為」啦)
行文也有點故作親切,有時卻因此失去資訊,例如「丟掉那些垃圾吧!對,就是你
想的那些」,類似這樣的句子,我忘記確切用字了。
7. 是另類的雜誌
其實本書介紹蠻多收納用品(恩,雖然太多無印良品了),也有做整理,圖片也很多,
我覺得也蠻像雜誌的。
8. 太多作者圖片
我覺得放作者家的圖片供參考是很好,但不明白為什麼要有作者本人照...還有小孩照。
總結:跟我喜好不合的書。太「作者化」,比較偏經驗分享而非原則指導,讀起來油油
的,但感受得到作者對她家的用心。後面那些「給兒子的話」也讓我不確定這本書定位
到底是什麼...比較像是作者自己個人生活紀錄加筆記稍整理就出版了。或者作者變
相的成長日記..硬要把「主婦生活/巧思」講成一套道理。我覺得主婦或主夫確實很需要
巧思,也值得出書,但這本真的沒有給我太多啟發。我想會比較適合基本上對生活零
想法、生活習慣未定型的人。有自己生活步調或小孩早長大、或不想被推銷無印良品的
人,真的可以跳過。
作者: minamix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2019-03-19 01:59:00
2天洗一次衣服真的太微妙了XD 家事的撫慰一書,作者的意見是1週洗一次衣服,目的是為了更能因而分類哪些類型的可以一起洗等等http://i.imgur.com/AXiq05g.jpghttp://i.imgur.com/pcILiiN.jpg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19-03-19 02:15:00
有趣的建議!謝謝分享~
作者: cashko   2019-03-19 02:37:00
覺得書的行文跟照片還能接受,但是書展講座很不行,內容沒什麼系統,好像在既定時間內沒什麼東西能講還顯得時間有點多,而且自己講座就專注自己講座不好嗎,還因為附近講座歡聲雷動問了不只一次那是什麼講座,知道是蕭敬騰後在那邊尖叫。另外書中她家的裝潢....只能說很不吸引我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9-03-19 09:24:00
謝謝分享
作者: AppleAlice   2019-03-19 09:45:00
她的食譜書我有,這本收納就直接跳過了,感謝心得
作者: episold (episold)   2019-03-19 09:58:00
光是家裡弄一張大桌子讓家人有場地共處 這樣也叫有控制慾 好難取悅的讀者啊
作者: wintersail (木末辛夷知靜雅)   2019-03-19 12:32:00
這種家事書本來就很吃個人習慣,也沒有要讀者照單全收本質上就是經驗分享而已啊她的經驗如果只有她自己,當然看不到什麼多數人適用的原則。與其說這是一本教收納的書,不如說這是給粉絲收藏用的,起不到圈新粉的作用。如果要看文筆的話,也許小雨麻那本類似的讀起來會比較舒服。
作者: ivyhoney (Ivy)   2019-03-19 12:52:00
現在不洗會更爽+1
作者: cashko   2019-03-19 17:12:00
就是經驗分享&覺得像是給粉絲看的+1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19-03-19 18:45:00
原來是給粉絲看的
作者: saadafa (思思)   2019-03-21 13:53:00
的確是有點控制欲啊
作者: sondbe (Mikuchika)   2019-03-21 18:37:00
呵呵 這種書要圖多一點 厚一點 大一點 拿在手上看起來多厲害 虛榮心才出來啊例如“富足的簡單生活”這本 還有人故意在座談上翻看營造出自己很顧家有想法 但像我已徹底實踐簡化生活法式的人那內容還有圖真的只能翻白眼 想用力搖讀者 “醒醒吧那根本不是簡化生活的方法”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19-03-21 18:47:00
s大XDDD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9-03-21 19:02:00
看斷捨離的書比較實在
作者: bellmoon (高飛遠走)   2019-03-21 21:55:00
大推心得 當初看粉專和文章專欄就覺得沒什麼料,沒新概念,感覺書應該會空洞!果然!
作者: lOOYEAR (100種生活)   2019-03-23 14:14:00
這種書是給粉絲買的 你怎麼會想要從裡面得到什麼知識
作者: joliepitt   2019-03-23 21:56:00
食譜有,但收納直接跳過+1
作者: Mg0722 (買買)   2019-03-27 21:16:00
推心得實用
作者: kgi (努力心平氣和)   2019-03-29 13:38:00
你寫得真好!難怪看完有種,很像得到甚麼卻又甚麼都沒有的感覺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19-03-31 18:12:00
謝謝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