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出門前的模式(是否吃早餐、刷牙洗臉的順序)、上班上學的路線等等,看似
是經由大腦縝密選擇後的行為,但其實是由習慣接手主導。
少圖網誌版:https://bit.ly/2OYuQIz
「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書中探討了人類「習慣」的力量,習慣是否能改變,以
及如何被改變。
-
本書使用許多舉例,閱讀起來輕鬆也印象深刻,花較多篇幅在敘述概念,從個人、企業到
社會三個部分,如何因習慣而改變,在最後數十頁簡單解說如何拆解習慣,拆解到最枝微
末節的部分,找出習慣的成因,進而改變。
-
.個人
若想培養新習慣,有三個階段:
1. 簡單醒目的提示(下班放學馬上去運動、帶運動服)
2. 清楚的獎勵(運動完可以飽餐一頓、 跑步紀錄的成就感)
3. 渴望 ( 運動分泌腦嗎啡、體脂體重變化的成就感)
將自己想建立的習慣分析出上述三點,找出提示、適合自己的獎勵以及能讓自身有動力的
渴望,能嘗試以這方式培養好習慣。
我目前也正嘗試以這階段想培養自己定時看書以及學寫程式的習慣!
若是想改變不好的習慣,從舊有慣性行為下手,保持提示(開頭)和獎酬(結尾)的原狀
。
以吃速食為例:
1. 開頭(提示-壓力、犒賞)
2. 慣性行為(吃速食)
3. 獎酬(結尾-飽足感)
若想改變,就從改變慣性行為開始:
分析自身為何會去速食店報到,若是因為壓力,在下一次壓力襲來,打算去速食店飽餐一
頓時,改變解決壓力的方式,可能是找朋友聊聊、運動、聽音樂等。即使原來的提示仍出
現,找出同等的獎酬,改變慣性行為。
聽來簡單到難以置信,只要理解自身習慣的運作方式,加以拆解,了解提示和獎酬為何,
已經成功一半。困難的當然還是改變慣性行為的階段,但靠毅力和心力和方法,大腦確實
能重新改寫。
-
.組織
公司或組織的經營者,若想塑造公司擁有某種形象,同樣也能利用慣性行為。
以美國環保署為例,其鼓勵員工積極執法,因此若律師建請提告或事積極執法時,雖要先
獲上級核准,但基本上都會核准,這讓員工明白,積極執法才有獎勵。
推動新的良好習慣能催生其他行為和習慣,建立良好習慣需要自制力,自制力如同肌肉一
般,會疲累,也會因為訓練或經常使用而增強。
實驗中,一方被要求吃餅乾並忽略一旁的小蘿蔔;另一方反之,只能吃小蘿蔔並看著剛出
爐的餅乾,吃完後開始寫些瑣碎的題目,結果顯示吃餅乾的那組,由於先前不需花上太多
意志力,因此意志力較只能吃小蘿蔔組高,解題時間能堅持更久。
意志力類似肌肉,用得越多就會越累,當還需要用在其他事情上時,就會更少。
因此,別在疲累或意志力低時做出重要的決定!
當開始準備培養新的習慣,告訴自己不吃速食、開始運動等等時,這些行為會改變思考模
式,學習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學習如何讓自己抵抗誘惑,如此意志力會開始被訓練,幫
助自己更專注在目標上。
如何訓練意志力,首先須先想到自己會遇到的障礙,例如自己何時最低落可能會對客戶失
去耐心,就必須在那之前先想到並寫下解決辦法。
想到每個培養新習慣可能會遇到的障礙,並事先寫下解決辦法
若是無法預想可能的障礙,遇到困難時,原本訂下的決心可能就會消失地無影無蹤。
同樣利用上述的習慣三步驟:
1. 簡單醒目的提示(與客戶開始溝通不良)
2. 清楚的獎勵(運用事先想好的解決辦法,解決可能的衝突)
3. 渴望 ( 客戶的感謝或成就感)
4. 事先預想到「轉折點」,建立一套模式的慣性行為,轉折點到時就進行慣性模式,紀
錄應對方法,並一再練習,直到駕輕就熟成為反射動作。
-
本書運用許多鮮活的例子拆解習慣的組成,拆解到底其實簡單明瞭,卻又十分深刻,最後
作者再用簡單的幾頁解釋如何拆解習慣,改變或建立新習慣,並建立到新生活中。
這本書我目前看了三遍,每次都有看到先前忽略的細節,都有了新的體悟,是本可以一讀
再讀的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