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昌弘以婚姻狀況,與父母同住等情形描述日本的逐底社會現象,並指出這不僅限於日
本。在1995後,可以享有中產生活的人明顯減少。開始有人無法30歲買車;40歲買房;供
養子女高等教育並且可以每年旅遊多次。這是刻板的五子登科,因此起初社會觀點也只是
他們追求自由,派遣族只是不想找正職;自由戀愛慢慢選擇的人,如果願意也是隨時都可
以結婚。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在日本創業失敗的人很難東山再起。但與父母同住時,由於食宿
都有父母支援,會認為以當下的薪水,即使買不了房,還是可以過生活品質和小時候差不
多的生活。尤其日本盛行同儕比較,會認為某些單品是必須擁有的,但實際上與自身的收
入水平不合。
2019年的日本年輕人充分了解到社會上的壓力,那是一種一旦脫離正軌,只有找到派遣工
作,就很容易陷入貧窮的生存壓力。對應地他們會捨去買房的慾望,降低談戀愛的動力,
並非他們不想,而是現實條件並不允許。壓力比日本年輕人更大的是韓國年輕人,進到韓
國大集團公司與派遣公司的應屆畢業生,薪水落差比日本更大。
這種壓力即使是高薪的職業如醫生也可以感受得到,差別只在高薪族群可以多承受幾次意
外,而一般大眾是一次意外都承受不起。只要出了差錯,導致被公司辭退,很有可能就找
不到正職,只能找派遣工作。
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有集合住宅、稅金改革、增強社區連結等。在逐底社會中,個人的努
力並不是主要因子,我認為選擇占的比重較大,再來就是都沒有遇到意外的運氣。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是檢視到自己平時消費有時也是超過我認為應有的水平。大部分
的資訊我都覺得很悲觀,要付出幾倍的努力才能有上一代同樣的成果。但是這不是可以用
的藉口,人生規劃會考慮整體經濟,可以適當延後或放棄部分目標,只取最重要的幾個。
讀書可以幫助我規畫方向,但是日常的累積也是很重要的。個人能掌握的就是選擇與努力
兩項了。
http://yiboardlife.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