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9575225473
〈公主徹夜未眠〉是歌劇《杜蘭朵》的詠嘆調,還記得我當初看是在音樂課上,就是播到
唱這首詠嘆調時下課的,所以我一直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去爬文理解了一下這部歌劇的結局,雖然還是對這則故事與小說內容
的關聯感到迷惑。
大概是我功力還不夠吧,對於書中著重描寫相同人物的那幾篇,反而沒什麼感覺,或許是
用這種手法描寫的小說變多了吧!抽掉新奇感,單純地品嘗每一篇的韻味,我很喜歡那些
反覆探討論述的某幾個短篇,因此抓幾個段落跟各位分享。
不過,這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能把某個角色出現在每個短篇中的形象都拿出來比較,像我
這樣特別喜歡作者針對每個角色主觀感受所寫的單篇,倒顯得有點見樹不見林了。
#以下按照書中順序。
首先是〈尋找讀心的人〉,裏頭一直想好好畫畫的太太,在意識到拖延病的自我後,努力
懷孕終於開始畫畫。特別記憶深刻的是她與小三的對話,就像她在和某一面的(或過去的
)自己對話。
這一個以荒謬的犧牲換來的脆弱卑微的夢想是禁不起嘲笑的。
究竟,畫畫這個夢想真的脆弱卑微而不值得她做出他人眼裡如此荒謬的犧牲?還是,她意
識到自己其實無須這多餘的犧牲也能開始執行夢想?又或者,這個夢想在她心目中已然變
得脆弱卑微,如此堅持不懈的守護,只是不想讓這些犧牲變成真正的荒謬?
主角切實感受到與夢想(畫板)間,隔著這個圓球狀肚子的艱辛,而這個艱辛造成的距離將
會持續下去,最後主角「完成的畫我就扔在地上晾乾,然後便懶於彎曲龐大腹圍的身軀去
揀拾它。」
短短幾行文字,卻帶來無比沉重與悵然。
相較之下,〈那不是我丈夫〉中的主人翁顯得格外冷漠抽離,然而仍帶出最幽微深刻的領
悟,用一碗死了蜘蛛的麵,帶出主角被告知丈夫死去後的故事與心境。若不論是否死過蜘
蛛,吃起來沒有差別的兩碗麵,是否相等?究竟是事物的本質重要,還是對它的想法重要
呢?這個疑問稍後擴大到人的重要性。
假如有個人曾經出現在生命中,隨後消失,一段時間後,不論這個人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影
響到我的生活本質,但為何卻能影響到情緒呢?我無法定義能動搖我的就是重要的,只能
說那必定是無法忽視的。
接著是,〈The Piano〉,我很有感觸的一篇,其中女明星跟男主角表現出對夢想要追不
追的兩種模式。
女明星買了鋼琴後放在家裡,被記者發現究竟是羞恥呢還是沾沾自喜不得而知,但她想表
達什麼似的告知了並不熟的主角。
一方面我想著,一個一直說熱愛音樂的人,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只是放任著技藝生疏;
另一方面,假如我沒有琴要如何練琴,我買了琴,卻又會被說成是愛慕虛榮。終於我明白
,這就像是照妖鏡,一方面我對自己嚮往的事物不敢行動,一方面害怕行動後會遭遇到的
打擊與批評。然而我忘了,旁觀者最後怎麼定義我,是看我後續的行動,那些一時的惡言
或讚美終究不能代表什麼,再往深處想,那些旁觀者有什麼重要?
明星最後把鋼琴送給了主角,坐實了記者的批評,當初義正嚴詞的憤怒,就像是表演,就
像是惱羞成怒。意識到這些,令我汗顏,過去的現在的自己曾有多少的努力?相對於被他
人否定時的不甘心,我付出了多少?
男主角則是在作者精確的主觀描述中,迂迴卻清楚地表現出主角的心病。從頭到尾,主角
只是反覆肯定自身才華,訴說懷才不遇的境遇,幾乎能感覺主角是喜歡這種境況,他喜歡
自己的悲劇,待在這種悲劇讓他與別人不同,對於不夠悲慘的自己甚至覺得不踏實,於是
他一直再找尋能襯托出自己不凡的故事而不是磨練自我,求而不得太過狼狽了,所以他只
會等待。
兩個人都極度的諷刺,一暗一明,刺得裹足不前、畫地自限的我被萬箭穿心了。
〈等待火車〉這篇,我看得非常開心,裡面有許多我沒想過的觀點。
必須說,文章中最引起我注意的並不是女主角,而是跑來跟她聊天的兩個人。其中那位自
殺過的男人說的話,真是翻轉再翻轉,玄之又玄,令人不解真實的寓意,還是我太認真了
呢?
首先,男人用玩遊戲認同了女主角尋死的動機,但用玩遊戲來比擬人生本身就有點微妙,
令人懷疑作者究竟是認同還是諷刺女主角沒有正視生存,似乎也暗喻了女主角並非真正認
知到死亡。
接著,男人指出未來只會更糟糕,(來告訴女主角只須想著好好享受現在?)這好像就是
媒體為大眾營造出的末日狂歡氣氛啊哈哈哈。依照正常的邏輯,假如知道明天會越來越糟
,今天還能真正快樂起來嗎?可現實中,人們卻不斷用小確幸麻痺自己對未來的不安與絕
望,不知道是什麼催眠,讓人們寧可待在框架中按著現在的路走向已計算出是黑暗的未來
。似乎真的像男人說的「今天都要比明天更好,不管這個今天有多糟糕,至少比它後頭的
更差勁的一天要好,這樣想的話,你可以活一輩子。」
再後來,男人談到自己失業半年多了,他安慰自己「大多數正常的狗是沒有職業的」,牠
們不會想那麼多複雜的事,也不會有那麼多煩惱。這似是而非的說法非常有趣,不討論人
是不是比狗高等的問題,即便視為平等,不討論家犬這類被人豢養的狗,畢竟牠們必須與
人共同生存,且必須依賴飼主的餵食,即便是流浪狗也必須為存活而奔波,就算是挖垃圾
找食物也是一種勞動,人當然可以拒絕用職業來換取貨幣,但終究得用其他的方式妥協於
存活,這大概也是男人所謂「單看可以耗到什麼時候」的寓意。
我們可以自行定義生活,這也讓我們某種層面上不想面對生活,但終究它會越來越靠近,
迫使我們面對它,當然可以選擇逃避,但它也會以另一種面向迫近每個人。
〈推銷員之死〉中的主角就是〈等待火車〉中的推銷員,與其他不同的地方是,這個推銷
員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一致的,就像是個平面人物一般,內心所想與外人所看見的他沒有太
大的差異,然而,就在遇到公主那位失憶的媽媽之後,突然說出了與他形象不符的話「真
是令人羨慕。我也失去記憶就好了。那樣的話,我一定要放膽地去做一些冒險的事,很冒
險的。」
作者厲害的地方就在這,每個人都會做夢,再平凡的人都會希望自己有天能鼓起勇氣做到
某些不敢做的事,因此即便在故事中逆來順受、口嫌體正直的推銷員總是莫可奈何地接受
一切,當他這些話時,卻又毫無違和感的瞬間改變了他的形象。
諷刺的是,作者在推銷員才這麼想不久,就破滅了他的想像,用可說是殘酷的方式。
最後,有一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我覺得鸚鵡這種東西在用做小說裡的象徵物上具有相
當的潜力,週而復始地吃著蘋果香蕉葵瓜子為生,從鐵架的左邊走到右邊又走回來,反覆
說著別人教給牠但是牠自己卻不明白的話。我甚至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五的
小說都可以把鸚鵡放進去。」非常直率而譏諷。
試圖為原始的靈感上妝點所謂的「意義」,大概是缺乏自信吧!總覺得沒有足夠的「意義
」做後盾,故事好像就不夠強壯了,但「引經據典」的故事就像穿五彩羽衣,漂亮舒適卻
飛不起來。
這句話不只可用於小說,讓我們能夠強壯到不倚靠其他權威,就能勇於成就心中理想的樣
子。
最後,來說說我對整體的讀後感。
雖然不是一次讀完整本,但每篇故事讀著都有失去時間感的錯覺,跟著角色一下快轉所有
的回憶與經歷,一下又在思考中時間暫停,這就是序裡提及的「凝視時間」嗎?
假如是的話,那真的是很有意思的體驗,推薦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