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孤獨的誘惑》
作者:瓊安·魏蘭 — 波斯頓
類型:心理學與哲學思考
評價:✩✩✩✩✩
本書闡述孤獨的境界所帶來的苦與樂,讓人明暸孤獨的定義,超越了傳統的精神分析,
將神話、宗教的浩瀚加入心理治療的領域,鼓勵人們有智慧的處理我們的宿命,
教我們如何積極的將孤獨與生老病死當作生命的自然本性,將自己的心性擴及宇宙天心,
藉此產生人生的智慧。
人們需要親密,也需要疏離;既需要伴侶,也需要孤獨。
當今世人追尋愜意、自主的生活型態,似乎帶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孤獨。
而人們追求個人主義以及孤單生活的趨勢,於心理深處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
他們的嚮往,其實只是在掩飾他們無力和自我、和他人建立起關係,
無力形成有意義的感情歸屬而已。
孤獨有另一個面向,就是發明、創造的過程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孤獨。
就像是藝術家或科學家都是經歷過孤獨的過程,
才產生出各種不同的研究結果或經典的藝術品。
我們需要孤獨,我們苦於孤獨,我們追求孤獨,我們逃避孤獨。
孤獨是生命裡的一個必要面向,孤獨在人類的家庭裡若是真要建立起來,
便需要我們每人都能安然享有「存在之孤獨」。
本書藉由提及聖經裡的約伯、吉爾加美什及摩西的故事來描述孤獨之苦,
說的就是一個人一次又一次因離別和流放,而引發的孤獨。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孤獨絕對也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感受孤獨的人,其實是因為他的心靈缺乏共鳴的情形相當嚴重,
是因為他對自己欠缺了解所致。
孤獨會帶來沮喪的感覺,當一個人遺棄了自己的某些部分時,他就會覺得孤單無助,
覺得是世界遺棄了他,不被了解的痛苦,讓他覺得羞愧。
孤獨雖然痛苦,卻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我們甚至可以說孤獨裡也蘊含了喜樂,
因而孤獨也帶有誘惑。
世人追求孤獨、製造孤獨、退縮到孤獨裡時,他們追求的是某樣超脫凡俗之外、
凌駕尋常之上的優越感。
一個人要重建他的身分認同以及自尊時,
第一步,通常便是退回自然的孤獨懷抱中。
對於孤獨的追尋,也可能具有更恢宏的意義:就是有必要孤獨一下,
這樣才能將中斷的自我聯繫,重新建立起來。
孤獨的追求有分為出世跟入世兩種。而若以時代來區分,
文藝復興時期的孤獨追求是以「人文式」的方式在親近自我;
中古時代的孤獨追求則把焦點放在宗教上面;
巴洛克時代則是為了逃脫世俗的墮落,進而追求孤獨。
洛可可時代,孤獨是追逐感官之樂。各時期的孤獨追求,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元素:
「尋找個人的個體性,建立個人的獨特性,追求和自我有更深刻的接觸,
供心靈更進一步發展。」
孤獨也可以視為一個人看待塵世虛榮、反省塵世虛榮的理想角度。
孤獨是英雄裡的基本成分。
所以,遁入孤獨這件事裡,隱含的是超脫凡俗的渴望:
目標在求得高超、英勇,甚至超凡入聖的地位。
每一個小孩在成長的每一步,在人格成熟的每一進展,在碰上每一個新的挑戰時,
都等於是離開安穩的環境,投身到新的處女地。
這樣看來,孤獨是步向成熟不可避免的過程。
生命每進入新的階段,都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孤獨。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大轉捩點,充斥著諸多未知數,
因而也是人生裡十分孤獨的時期。
我們在追求人際來往之時,追求的是何人的接觸,人的溫暖,擁有他人的關愛的感覺。
而在追求孤獨的時候,我們要的則是在人際往來裡沒有的經驗 — 深入自己的內在,
探求精神上的價值,進入超脫的心靈境界。
我相信一個人既能孤獨又能合群,不只是我們人格發展的目標,
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一個人既可以保有孤獨的存在,又可以敞開心胸和自我、和外界進行對話,
這才是人格健康良好的發展。
2019/9/29 By Britt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