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上個月買來了,接著看了「被壓榨的一代」後,一直考慮著是否要寫心得
連同前陣子我看的「窮忙」一書(先前我有寫心得),其實都在描述美國中低階層目
前遇到的困境。底下就我印象記得的部分書寫。
從某些角度來看,台灣和美國的發展有雷同之處
包括:貧富差距擴大、階級複製加劇、都會區房價高漲、學歷嚴重貶值、薪水長期
凍漲、中產階級壓力日增、「零工經濟」變多(類似台灣的代課老師、富胖達、人力
派遣)、少子化…等,也是目前台灣面臨的問題,只是美國更加劇烈
但台灣的確有比美國更「友善」的地方
在書中提到,從1996年至今,念完美國大學四年的代價漲了兩倍,醫療費漲了一倍
,書中提到美國大學學費平均是16萬美金(我看到這兒,下巴都快掉下來),因此導
致許多人念完大學卻陷入負債,甚至連年收入高達15萬美金的家庭,都可能入不敷出
台灣在大學的求學過程,費用相對而言(即使考慮了兩國收入高低比例)低廉許多
因此在台灣能選擇念大學,CP值真的比美國高上許多
另一方面,台灣因為有全民健保,使得民眾的醫療負擔也低了許多
在此我很認同柯P說的,至少在教育和醫療兩方面,我們要盡量做到平等
(理性,勿戰政治文)
書中一再提到,生了小孩後,讓家庭更加陷入困境,因為託幼的費用非常昴貴
(書中提到的數據是2.2萬美金/年)
台灣目前有在推廣公託和非營利幼兒園,但仍然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兩年前我學生打電話給我,他說他在最後一號才抽中我們學校的公託名額
當場哭了出來,因為他真的不知道,如果沒有抽到,他要去哪籌出錢讓
小孩成私幼
在三本書中都提到幾個經濟上受壓迫群體的關鍵字:「女性」、「懷孕」、「單親」
「有色人種」…台灣沒有那麼強烈的種族歧視,有色人種這一塊「大概」也比較不
那麼嚴重。而「女性」、「懷孕」和「單親」,在我自己任教十八年的過程中,
的的確確是年年反覆看見。三本書中都舉了相當多的例子,很多女性都是在很年輕
時,不經考慮就生下孩子(電影卡特教頭中也有這樣的場景),然後就從此陷入經濟
困頓、難以脫身的悲慘世界。而在「被壓榨的一代」一書中,關注的對象多了中產
階級中的「流眾」,除了上述的關鍵字外,還多了「文、法、商學歷」和「做你
所愛之事」。許多教授歷史、藝術、哲學的教授只能有一堂沒一堂的兼課,為了謀
生往往得在下課後到遠處餐廳打工(避免被學生認出);許多老師則利用下班、假日
兼職開UBER,甚至成為UBER大打廣告的對象。書中有一句:「事實証明我們過去為
了做你所愛之事,追逐相對自由的代價,終於來了。」而那代價是債台高築,生活
於經濟崩潰邊緣。身為一個老師,在告訴學生「擇你所愛」時,會讓我更加猶豫。
回到「低級教育」。書中提到,傳統大學有一種「社會契約」,基本上能從傳統
大學畢業,往往代表著能獲得較好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然而「低級教育」卻
不然,它們往往給予了「無效」的教育內容,卻收取著高額的學費。低級教育以
營利為目標,而且招收的對象是最需要協助的弱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