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有讀者抱怨台灣的電子書,然後用Amazon作為標竿,
不免一直想到經濟學常用的一句話:「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台灣的電子書環境,和美國的電子書環境,條件相近嗎?適合比較嗎?
台灣的出版業、通路業,和美國的出版商、通路商,條件相近嗎?
我不是很確定。
做得不好的確是有改善的空間,但拿什麼benchmark似乎是另一件事。
談到電子書,如果沒記錯的話,美國市場好像在幾年前就到了一個無形天花板,
似乎始終無法超過整體書市銷售額的20%。如果這件事現在還成立的話,
看在台灣相關業者的眼裡,還會花很多很多錢去做前期基礎設施,
然後期待一個可能不會超過20%的市場嗎?值得花很多錢去改善嗎?
台灣的狀況是,電子書的銷售有在成長,但遠遠無法彌補紙本書的衰退。
各家出版社眼看紙本書的衰退停不下來,電子書的成長緩不濟急,
才開始發展出各式各樣「非本業」的業務。(講好聽一點就是跨產業)
但是多角化經營也有風險和困難,這邊就不贅述。
以上只是題外話 XD 我想說的其實在下面。
提到Amazon,他不是出版商,是通路商,
他的創立初衷也不是要做書籍通路、為讀者服務。
Amazon一開始就是要做跨境電商,網路上的everything store,
書籍只是他做電商的切入點,什麼意思?
他先決定做電商,然後去找一個適合電商通路屬性的產品來賣,
在茫茫產品大海中,選中了「書」這個產品。
這個產品有幾個特色:
1. 書市是很成熟的市場:成熟市場的一個特徵,就是低價可以勝出,
類比台灣隨身碟的市場,到最後就是比設計外觀或價格。
消費者在不同通路買的同一本書,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的,低價就有操作的空間。
Amazon從成立至今,低價一直都是他在紙本書籍上主打的優勢。
2. Amazon不需要額外加工:書從出版社送來倉庫之後,直接可以轉賣。
3. 方便運送:體積不大,加上沒有額外加工,進退貨十分容易。
等等。
這類似pchome起家的邏輯,是一位前輩告訴我的,詹先生要新創pchome時,
曾經找過這位前輩討論。
pchome也是一開始就先決定要做電商,然後去找一個適合電商屬性的產品來賣。
因為pchome一開始就主打配送相對快速,成本相對高,
所以要找一個「消費者如果有缺,就不能等,寧願花多一點錢買」的產品。
後來選中一個產品:尿布。
創業的邏輯有時候大概是這樣run的。
不過這些都是聽來的,就當作故事分享,大家也就聽聽就好。
※ 引述《Jimmy030489 (jimmychen)》之銘言:
: ※ 引述《char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