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資訊】
中文書名:《書本的危機》
英文書名:Codex in Crisis
作者:Anthony Grafton
譯者:金振玄
出版年:2011年(英文版2008年)
出版社:允晨文化
【心得】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 Anthony Grafton 教授的《書本的危機》,
原書出版於 2008年,書名 Codex in Crisis。作者以 codex 為名,因
為除了書本,討論的對象還包含了手抄本等等,遠比「書」更廣更遠。
危機何來?答案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數位化。
在這本輕薄短小的書裡,Grafton 教授花了大部分的篇幅,闡述數
位化的可能缺點。例如,作者認為 Google Books Library,「不是以
井然秩序規劃知識的龐然結構,比較像是巨大怪獸的高壓消防栓,對全
球的讀者胡亂噴射文本水柱」(頁74)。
例如,有些國家、有些社會,就是比較不容易被噴到:「圖書數位
化競賽可能的結果,是加強全球南與北、前殖民地與帝國之間既存的不
平衡關係」。(頁79)
圖書數位化讓我們喪失的,可能遠不止於此,甚至包括書本的生命
。因為書本不僅僅是提供資訊而已,還以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很多事
情,像是「印刷術問世後數世紀的書本裝訂,幾乎完全是手工業,能夠
告訴你書本主人的身分與社會地位。在讀者習慣看書筆手不離的時代,
眉批十分普遍,經常標明使讀者感到驚奇的段落」。(頁88)
因此,無論是早期的微縮,或者是近年來的數位化,「有時把實體
書本轉換成電子文本的過程,會銷毀原書豐富的歷史證據」(頁89-90)。
不過,我認為作者並非冥頑不靈的守舊派。一來在整體發展上,
Grafton 教授認為,網路的發展有助於建構「普世圖書館」(頁35);
再者,從個人使用經驗上,作者也大方坦承數位化及數位資料庫有諸多
好處,例如在大英圖書館一邊閱讀珍貴的書籍與手稿,一邊使用網路與
數位資料庫解答閱讀過程中碰到的種種問題,是一種美好的經驗。
因此,數位資料庫對書本、對閱讀的影響,我想就如同多數的發明
,結論往往都是八股的八個字:有好有壞,有得有失。
最後,不妨提一下這本小書我最喜歡的段落。那是 Grafton 教授
引用其他學者的研究,提及了書本的「社會生命」,其中有時代的演變
、人們的應對、科學的發展,以及現代人如何理解、追索過去:
//布朗(John Brown)和德桂(Paul Deguid)說,資訊擁有
自己的「社會生命」。……德桂描述他史學同僚如何有系統
的聞每張檔案室裡二百五十年前信件的氣味,因為在十八世
紀來自霍亂疫區的信件,會灑醋消毒,他靠聞醋氣味就可追
蹤疾病爆發史。//(頁86-88)
上述段落出於何處?我利用 Google Book 搜尋──數位化還是有好
處的啊!結果應該出自布朗和德桂寫的《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
。此書有中譯本,但書名是《資訊革命了什麼?》(先覺出版社,2001年)。
殺死書籍的兇手,不只有數位化;有時翻譯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