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7375463
在知名的瑞典公司Paradox 的作品裡面,有一款以二戰為背景為主的遊戲〈Heart of
Iron〉,一般譯為〈鋼鐵雄心〉。在裡面對於各國軍事理論學說有著詳細的設定,並將之
分成四種,在最新的一代分別是:機動作戰學說(德國)、優勢火力學說(美國)、決戰計畫
學說(英、法、日)、大規模作戰學說(蘇),都有其特色屬性跟對應的玩法;不過遊戲中並
不會解釋說明這些學說的內容,玩久了也是會想了解一下這些設定從何而來,是什麼樣的
意義。前陣子簡體市場最大的軍事出版社指文出了本書:《從閃電戰到沙漠風暴:戰爭戰
役層級發展史》,翻閱了一下,發現是講述自二戰以來世界各主要國對於戰役層級的作戰
學說,正好符合需求,於是深感興趣,唯一妨礙我立刻買它的原因就是價錢了。
本書作者羅伯特‧M.奇蒂諾(Robert M. Citino)是美國著名的軍事歷史作家,專長是二
戰跟德軍的作戰理論及其影響。《從閃電戰到沙漠風暴》是他關於戰爭學說理論研究的第
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尋求決定性的勝利》,目前沒有翻譯),講述從二戰到波斯灣戰爭這
段二十世紀後半的各大國的研究與實踐。
任何一位頂尖指揮官,對於其戰爭藝術的追求,無非是以最少的損失,獲取最大的戰果。
而要達成這種成就,作者指出,自古以來的名將都是把握一個原則,隨時保持機動,切忌
強攻,尋求在戰場上的突破口,從弱點給予敵人重大打擊,形成決定性的勝利。從古代的
《孫子兵法》到近代的《戰略論:間接路線》,無不是強調這種概念。
‧一戰的遺產
自從機關槍的發明,加上壕溝跟鐵絲網及各種大砲,戰場上的優勢越來越向防守方傾斜,
日俄戰爭在中國東北的幾場陸上會戰即已有這種現象萌芽,亦即,運動戰越來越難施展,
最終消耗戰化。不過施里芬依然計劃著透過運動戰來打出一場“坎尼式的勝利”。作者指
出,概念是對的,但他忽略了漢尼拔是在一個小區域打出的會戰,而一戰德軍卻要在將近
半個西歐運動,兩者需要的運輸力量跟通訊難度差之何止千里。當小毛奇在後方指揮部面
對上百份混亂且各自矛盾的電報索性放棄乾脆憑直覺下令,我們也不難體諒了。
‧德國先制
基於容易四面受敵的地理位置,從普魯士時代開始,德國就注定了必須在有限的人力、資
源跟縱深的情況下,打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坦克的出現成為各國利用來恢復運動戰的一
種工具,但具體該怎麼做,列強們都在摸索。德國本來受制於和約在進度上是落後的,他
們最終在二戰以裝甲機動為核心打出的“閃電戰”震驚世人卻是歷史的某種偶然。事實上
蘇聯人在以圖哈切夫斯基為主的一派在裝甲作戰上走得更遠,“大縱深戰略”講求以多兵
種協同正面打擊出缺口,裝甲機械做為第二波、第三波深入追擊擴大戰果,輔以空中力量
不斷投射確認勝利。這種學說雖然最後因為史達林的大清洗而沒有成真,但一度吸引了許
多敏銳的外國觀察家的注意。
德國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在二零年代跟蘇聯秘密的軍事合作學到很多經驗,以古德林為
首等新銳派全都認識到了多兵種混合作戰的重要性,還有堅持對戰役層面的運動戰的追求
,賦予底層軍士官極大的臨戰自主權限的“任務式戰術”(Auftragstaktik)的成功,構成
了其在二戰初期的優勢。而無線電的發明跟機械化則緩解了過去在一戰中出現的通訊與運
輸的兩大噩夢。
戰爭最終輸掉了,作者認為除了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問題外,德軍有個大弱點就是,他們並
沒有思考如果“閃電戰”失敗了的備案,特別是在二戰中期,對手們都已經孰悉其戰法並
各自發展對應之道之後。
‧紅軍的不可模仿性
大清洗導致蘇聯原本領先的優勢地位的喪失,他們得用血跟時間去換回。紅軍大致上恢復
了“大縱深戰略”作戰方式,利用出色的情報欺瞞敵軍,短期內在某段戰線集中力量然遂
行其作戰,隨著其越來越熟練跟物資與人力上的優勢,讓敵人難以招架。
當然,紅軍也是有弱點,他們的靈活性的不足,在面對德軍的彈性防禦始終拿不出好的應
對方法,而在傷亡數字上的輕忽也都令許多外國觀察家目瞪口呆。作者於此時強調,每個
國家都應該針對自己的條件,去找出最適合的戰爭學說。他指出,美國軍事學者雖然於戰
爭結束後研究紅軍時感到敬佩,但他們也非常清楚自己國家不可能學習,光是這種傷亡數
字就簡直難以想像。
‧美國的成長史
美國在兩次大戰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們的戰役層面的學說卻是發展的異常遲緩。
一戰中主要是來自法國的指導,結束之後,美國人在坦克的研究上走了另外一條道路。他
們沒有像英國陷入步坦誰主誰副的爭執,而是直接把這種新式武器定位成協助步兵突破跟
擴大戰果的工具,而把敵方裝甲交給坦克殲擊車去處理。這種思路導致在戰爭初期美軍戰
車在虎式、豹式面前毫無優勢,而事實上坦克殲擊車也無法真正有效對付對手,美國的戰
爭學說在實際應用上失敗的一蹋糊塗。以至於戰爭初期表現奇差,甚至被英軍嘲笑為:「
我們的義大利人。」(兩個一起嘲諷也是絕了)
美軍真正的開竅要等到布拉德利、巴頓這些指揮官的發揮,他們在盟軍於諾曼底陷入僵局
後尋找突破的機會,「眼鏡蛇行動」是一場仿製德、蘇學說要點的作戰,簡單來說,就是
於敵方防線薄弱處,用大批的坦克跟戰機支援於狹窄正面達成突破,再投入大軍擴展戰果
。一種結合了大規模物資優勢,從正面推進轉向運動戰的“美國戰爭方式”。
不過,二戰結束後,美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準備一場實際上未曾發生的戰爭:與蘇聯紅軍
的對抗。這是一場對雙方都尷尬的狀況。美國不可能在歐洲大陸駐紮足以跟紅軍對抗的兵
力,他們只能期待友軍盡可能拖延到援軍到來,而這又取決於第三方的狀況而非自己。反
觀蘇聯,實際上只要一集結大軍就會被察覺而喪失突襲性,且這也跟他們的學說相違背,
但如果正面對抗實際上在北約的空襲跟核武威脅情況下,紅軍能佔多少優勢是可以打上一
個大問號的。
值得慶幸的是戰爭始終沒有發生。考驗美軍的反而是另外兩場區域戰爭。朝鮮戰爭是在一
個狹長半島展開的,它的運動戰只在初期人民軍突襲跟麥帥仁川登陸後的反擊上。而越戰
的對手則從頭到尾都是想跟美國打一場不一樣型態的作戰。
美軍在這兩場戰爭中的表現都差強人意,但好處是,至少在七、八零年代,陸軍展開了革
新運動,他們允許了對於新作戰學說的激辯,各種意見浮上檯面,但最後定型的是一種集
過去半個世紀學說之大成的「空陸一體戰」。簡單來說,四個原則:主動、靈敏、縱深跟
協調。首先,指揮官應該搶奪戰場主動權,設法讓對方措手不及,以全面的行動讓敵人所
有力量都遭到攻擊,不知何處才是主攻分散其力量,裝甲部隊趁機尋找薄弱處突破點,用
導彈打擊敵後,戰機遮斷敵援,並使用空中機動力量破壞對方的指揮與通信系統,瓦解其
反抗可能。這種作戰需要全兵種的協同,如何保持一致將是作戰成功的關鍵。
很快的,波斯灣戰爭對付伊拉克成為了試金石。盟軍先對伊拉克進行全面的空襲,破壞了
所有防空系統,指揮部乃至總統府,徹底的奪取了制空權。之後再轟炸地面上的各大橋梁
、要道,斷絕伊軍跟本土的聯絡及援軍的可能。陸軍則是先進行佯攻,用偏師跟海上登陸
部隊吸引在科威特重兵防禦的伊拉克軍的注意,然後主力裝甲部隊從西面較不設防的沙漠
乾谷大膽迂迴繞後,配合空降部隊徹底的完成了一場單翼包圍的作戰。伊拉克陸軍就這麼
成為美國「空陸一體戰」的第一個犧牲者。不過,作者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全新的學說,只
是把過往的原則重新整,並通過現代更先進的科技再發揮。而且,目前看來似乎只有美國
人玩得起,再次印證了他一再強調每個國家都應該針對自己的條件,去找出最適合的戰爭
學說的見解。
除了這上述案例外,作者還讚揚了兩個小國:以色列跟印度。說來有點諷刺,這個新生的
國家處境是最像德國的。四面楚歌,人力跟資源奇缺,導致他們除了速戰速決別無其他生
存方法。以色列軍隊非常重視戰役層面的運動戰,而且他們也跟德軍一樣,放手讓底層軍
官臨場判斷,隨時把握機會。雖然他們一度因為裝甲部隊的連戰連勝而過度迷信,忽略了
兵種協同慘遭痛擊,但很快就又修正回來,繼續成為一支保持活力並在實戰中得到檢證的
軍隊。另外一個印度比較不那麼典型,但同樣是運動戰的極致發揮,它在孟加拉獨立戰時
,先耐心確認等中國無法介入,美國鞭長莫及後,不動聲色的調集部隊,利用機械化部隊
跟空降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陷各大戰略要地,在不到的兩週內逼巴基斯坦軍投降,
完成支解宿敵的任務。
總的來說,作者以流暢的文筆,搭配輕鬆易懂的戰史,向讀者展現了德國、蘇聯、美國、
英國、以色列等各國的學說發展經過。本書理論跟史實並重,可讀性高,是部雅俗共賞的
作品。要說缺點的話,一是地圖匱乏,讀者可能還是要自行去搜尋一下;二是中譯本雖然
流暢,但把註解引用的文獻也都翻譯,可這些本身幾乎都沒有引進,只是加深讀者研究的
困難,多此一舉。(聽說是政策的關係)
作者更知名的作品是他描述二戰德國國防軍的三部曲,目前已經有一本翻譯面市,有興趣
的朋友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