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tw/cathysheu/article.php?pbgid=70814&entryid=660070
讀《今生緣》會有點訝異,這和寫《滄桑》、《袁瓊瓊極短篇》、《恐怖時代》的,是同
一個人嗎?原本中短篇散發的嘲諷冷冽,一改而為溫暖眷戀的筆調;即使寫的是失根漂流
第一代外省人的故事,卻幾乎沒有淒涼哀愁的感歎,反而是濃厚親密的生活氛圍。
原連載於聯合副刊,也是袁瓊瓊的第一部長篇,記錄了幾個眷村家庭自流離來台、到二代
子女成長,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和點點滴滴(其中主視角汪慧先、陸智蘭這一家,原型即
是作者自己的家庭,所以這也是一部家族記憶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早年的中篇《滄桑
》,其實就寫過眷村相關的主題。不過兩者篇幅差異甚大,中篇頂多只截取歷史洪流的某
個剖面,而長篇則藉更多的細節開展,關注了獨特的時代與當時的社會層面。
而雖說拉長了時間軸,書中聚焦的卻並非風起雲湧的大事件,並且幾乎沒有英雄人物,有
的盡是那些在顛沛流離中,力求生存的小人物。也因為寫你我身邊多的是的平凡百姓與庸
俗市井,取材皆透過作家自身的近距離觀察,描繪很是逼真如實。比如瀟灑而意氣風發的
陸智蘭、作風大膽而飛揚跋扈的吳寶玲、務實承擔、最接地氣的徐貫之、精明世俗、古道
熱腸的程玉屏、擅於媚惑男性的風塵女秀美、傲嬌可愛的么女及人、庸碌無為、溫吞的項
志田、木訥嚴肅、影子般存在的蘇子儉...角色塑造之立體生動,就像照著模特兒畫的素描
。這些人物應是蛻化自袁瓊瓊的生活裡,唯一較不自然的,可能是陸智蘭在大陸生的兒子
陸源,其陰沈恐怖的心機,有如戲劇中必然的反派存在,只為提供情節豐富度和戲劇張力
,”功能性”有點明顯。
看袁的年表,在接聯合報這部連載之前,她寫了不少電視劇本。編劇工作對故事佈局和結
構能力,有相當的磨鍊,因此雖是首部長篇、卻有著相當老到的敘事。也難怪她會安排一
些增加高潮性的虛構人物情節。當然文本中所描述的,俱是袁所熟知的一切,也是作品細
膩精湛的要素之一。
袁的短篇有精悍俐落的華麗,一讀便讓人上癮。那麼長篇呢?同樣也具備讓人喜愛的特質
,只是勾人的點當然不同:一絲不亂的故事舖排不在話下;初看之下,文字裡是極致的平
緩、不起波瀾,平靜的水面下,卻有著濃到化不開的情感,《今生緣》裡人們的親熱緊密
,碰撞出的奇妙人生,細膩至極,咀嚼領悟之後會驚艷不已。
本書橫跨的時間,自動亂到承平,女主角慧從原先純靜的少女,歷經父親突遭不幸和流離
失所的磨難,心境迅速老去;抵台後孤身無依地盼著生死未卜的智蘭出現,憔悴模樣惹人
心痛。前三分之一關於烽火戰亂、共黨階級鬥爭和逃難渡海,種種苦厄對人的摧殘,真是
驚心動魄。及至中段部分,來台後的拓荒和生活適應,一群離鄉背井的人,儘管辛酸卻總
樂觀地相互扶持,悲中找喜、苦中作樂,可謂滋味萬千。
浩繁的長篇連載,免不了有抓緊讀者的心理描寫。比如吳寶玲在冰果室裡誘惑陸智蘭的橋
段,就令人印象深刻:隱密的暗巷、汽水的偷情隱喻、相互試探的情慾理智攻防....書的
中段引入此情節,原本智蘭”絶對承擔者”的父親形象,頓時因隱密的人性描寫立體了起
來。不知是否因為袁本來就擅長以男女情感瑣事來刻劃愛慾,這段落相當成功地塑造了主
角人物。
但也有些情節,企圖使性格面更加多元的橋段,似乎就有些斧鑿痕跡。例如和吳寶玲同屬
情欲放縱者的神秘女子秀美,疑似因為出軌導致後來一家人離奇死亡的悲劇,但在慧先不
小心弄掉眷糧眷補、生活差點陷入窘境時,她卻主動伸出援手。善良和情慾兩種不同面向
的揉和,若不是過於刻意的設計(參差對照?),就是在凸顯眷村流言與真實之間的鴻溝
。
覺得書裡最觸動人的,就屬慧先智蘭兩夫妻老拌嘴撒嬌、枕邊談心的諸多刻寫。袁瓊瓊文
字裡的開朗、直接與活力,也許和原生家庭的氛圍不無關係,雖然她的父親因積勞早逝,
這些記憶卻化為細微點滴的情節;散發濃郁生活情趣和苦中作樂氣氛的映照,讓人從物質
極困乏年代的樸實精神,反思什麼是真正的幸福。隨意縮寫幾個細節以印證:
寶玲在冰果室藉敘舊之名欲引誘陸智蘭,後者終究理智地拒絶了。見試探不成,她只好退
而邀請他們來家中作客、增加見面相處的機會。慧先趁夫妻在廚房炒菜時,提了寶玲來訪
的事,智蘭遂順水將見寶玲的事說了,惹得妻子吃起醋,肝火上來、炒菜炒得砰砰鏘鏘的
。智蘭見她不高興、便在廚房裡逗起妻子,還動手動腳地調戲。老夫老妻帶點油煙味的激
情戲碼還沒完全化開僵局,到了晚上又說起邀約的事,先生軟性地推託,妻子不悅便又嬌
嗔地酸他很開心見到寶玲,無意間正好觸到其痛點,於是回擊道她也蠻受歡迎的。不料這
是妻子最隱密的心事,當年遲遲等不到智蘭,跟軍人朱遠一段若有似無的關係,雖因妻穩
妥的個性並未定下,但其中不無狡獪....夫妻兩高來高去的心理描述,精彩萬分又無比甜
蜜。
以粉絲的心情來說,《今生緣》是本迷人的小說,戲劇式高潮不斷、精彩紛呈,書中處處
透悉人性深層面的描寫,更敲進讀者心坎裡;以吹毛求疵的挑剔者來說,優點卻也有點是
小敗筆,在結構上會覺得它常常穿插進幾個精彩短篇(比如龍太太賣女兒、陰森的陸源惡
毒為難慧先的詭計等),創造眷村眾生相、生活點滴和聚散離合感、故事主高潮被帶出之
前,穿插的東西也許讓閱讀過程不顯得乏味,但不可否認卻某程度削弱了統合性。可能眷
村文學的品格本就不是一種世界觀特別宏大、或思想特別深刻的東西,它所要呈現的,是
某個歷史片刻的記錄,四面八方而來的人,全都一無所有的來到這片尚未建立起感情的土
地上,他們共同經歷那失根、無著落感,慢慢把情感移植到新的家鄉來。其實未曾體會過
的人可能根本不會懂,即使有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局外人永遠只是隔著”竹籬笆”看他
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