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戰爭的荒謬與苦難

作者: missclover (misscloverleaf)   2020-10-06 00:00:14
「在我心中,
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是巴爾扎克,
但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毛姆
因著這段話,
花了約40個小時,
總算將這本收藏已久的大部頭巨作(對岸的線上版)從頭到尾看完。
小時候看過兒童版,
大概記得主要的劇情走向——
比方,英偉的安德烈公爵最後會陣亡,
而安德烈曾經的未婚妻最終嫁給一名以小時候的「標準」肯定無法認可,
但現在卻覺得十分「宜家」的皮埃爾爵......
至於實際上最精彩的法國皇帝拿破崙率60萬大軍由西而東大戰以亞歷山大一世為首的俄國
軍團,那是幾乎完全沒有印象的。:D
誠如托爾斯泰在書中也提及的:
書寫歷史的文字很難不受到書寫著本身的影響。
比方,在以法國為出發視角的作品中,
橫掃了義大利、奧地利、埃及、普魯士等地,
使得歐洲多國君主寢食難安的拿破侖經常被認為是「軍事天才」;
但,在出身俄國的托爾斯泰筆下,
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瘋子、屠夫、侵略者的成功與後來的兵敗如山倒,
不過是眾多的「偶然」(或者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加總在一起的結果罷了!
針對這部分,毛姆也說,
「托爾斯泰的歷史哲學有正有誤,
這很像他在《什麼是藝術》一書中闡述的藝術哲學,
既有真知灼見,也有偏見謬誤。
雖然我的學識還不足以詳細探討他的歷史哲學,
但我從不懷疑,
他之所以花費大量篇幅描述莫斯科大撤退,
目的在於闡明他自己的歷史哲學觀點。
這也許能算是優秀的歷史文獻,
卻不能說是出色的小說。」
而如果回歸到書中主角們本身——
看到整本書中迷倒一眾貴族豪傑的娜塔莎最終成為不在乎自身外表,
凡事以夫為天的家庭主婦等,
主角們回歸日常的情節時
在瞠目之餘,感覺也就像毛姆最終所評價的——
「七年後的尼古拉娶了一個有錢的妻子,
並有了孩子;
此時,
皮埃爾和娜塔莎也住在尼古拉斯家裡,
同樣結婚,生子,
但卻再也沒有了過去的激情和理想,
曾經對於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也一去不返。
儘管他們依然相愛,但他們變成了庸人。
經歷過生活的艱難困苦,
他們開始變得平靜,
也陷入一種中年人的自足。
過去漂亮、活潑、招人喜愛的娜塔莎,
變成了一個婆婆媽媽的家庭主婦。
過去英俊瀟灑、神采飛揚的尼古拉溼僑策咫珓h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鄉下地主。
皮埃爾變得更胖,
還是那副好脾氣,一點都沒更聰明。
這個結局雖稀松平常,
卻有著深刻的悲劇意味。
我想,托爾斯泰沒有故意設置一個更加激烈昂揚的結尾,
只是因為他明白,
人生的結局不過如此。
他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是的,人生的結局不過如此。
※ 引述《kniteness (持續前進每一天)》之銘言:
: 網誌好讀版:http://manueletienne.blogspot.tw/2017/05/blog-post_25.html#more
:
作者: Nasta (Nasta)   2020-10-06 07:04:00
謝謝分享
作者: sunstrider (逐日者)   2020-10-07 13:25:00
40個小時很快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