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
好像台灣人都不太看
若要說到台灣文學
不論艱澀或通俗的
大家會想到哪個作者?
哪部作品?
我想到黃春明 九把刀 李昂 李敖 苦苓 林奕含 張大春
......
都是媒體曝光多的
各位呢?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0-10-11 18:35:00李喬 葉石濤 鍾肇政
我不會特別想到張大春李敖耶,他們的創作主題跟台灣這個環境比較無關,不會特別覺得是"台灣文學",只會覺得是"台灣作家"
作者:
DIAtai (撢子)
2020-10-11 19:16:00鄭清文
作者: goodtodrink 2020-10-11 20:01:00
白先勇台灣文學我覺得就是台灣作家的文學作品 因為台灣本身是個缺乏文化的地方 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台灣特色
臺灣缺乏文化這種鬼話是??? 如果多元文化的各種文化都會被歸回他們的母地,而忽視這些文化的在地化,那這樣美國不就也是文化大沙漠?
作者:
demonOoO (demonOoO)
2020-10-11 20:09:00看你推的我差點噴飯
作者:
wingfun (天兵)
2020-10-11 20:17:00笑而不語
作者: goodtodrink 2020-10-11 20:43:00
容我修正一下 台灣應該是缺乏較為精緻的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台灣不是缺乏文化的地方,有很多南島語系的分支擠在這個島上,當然也有很多滿藏回(白先勇那支)甚至苗瑤的人擠在這裡...跟林相還有水果一樣豐富多樣啊他們留在中國窪地會被殘殺文化也在十年浩劫中抹滅台灣接收保存了他們的血統和文化譜系。有文化的是我們台灣(揚眉),叫他們看慣簡體字的人去唸個祭天除祟禱文八成都唸不出來吧,我能唸出九成回族的伊斯蘭儀式在台灣還傳承得下去,中國就算了吧
作者:
Tochter (蘋果花)
2020-10-11 21:43:00我想到的會是琦君、楊牧、白先勇、黃春明、王禎和等等,比較近的話吳明益
食貨誌的那個作者是瑤裔的,他講飲食文化講得很好像中國這樣老是因為政治因素搞什麼吃剩食的蠢運動,即使曾經發展出輝煌的精緻飲食文化也會突然被消滅。
作者:
ariel92 (ariel)
2020-10-11 22:40:00陳映真、吳濁流?
作者:
tomx (長門大明神保佑)
2020-10-12 10:59:00鍾肇政 鐘理和 吳濁流 賴和
作者:
ANCEE (安西)
2020-10-12 11:03:00吳明益
作者:
dosandonts (Catalano is A+)
2020-10-12 12:31:00簡媜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0-10-12 12:43:00
台灣並不是缺乏文化 而是學校沒有教大家也沒有學 加上輕賤身邊日常 前陣子看了一篇文在講 粿這種東西只能賣幾十塊被嫌貴 蛋糕一片上百也有人搶買 認為台灣沒有精緻文化的人來說 文化到底是什麼呢
作者:
toke (Annie)
2020-10-12 12:45:00吳明益
其實原住民文學都滿好看的,像是夏曼·藍波安跟瓦歷斯·諾幹
誠品也早就把書店生意精緻化,比蔦屋還早,二十年前連馬來西亞的同學都很想去那邊工作見習,晚一點有中國的劉二囍,得過獎的建築師參照台灣書店風景在中國開不打烊書店。不要再說什麼台灣沒有精緻文化。台灣從甩開戒嚴束縛以後,在我們這代發展很多比前人更進一步更厲害的事物,就連陣頭宋江陣都比傳統的厲害很多,有去看過內門宋江陣大賽的才知道我在說什麼而宋江陣的發源處反而因為中共政府忌諱民眾集會及耍刀弄槍,失傳,還要來台灣重學宋江陣。
我覺得台灣也有精緻文化,只是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和行銷畢竟外來政權是有意在斬斷、移植他們自己的文化的,不過也因為這樣,加上台灣人韌性夠,持續地在融合出自己獨特的文化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0-10-12 14:19:00
還有很多人在努力保存、精煉 讀過像是台語的保存 唱衰、覺得無聊的也是台灣人 家長也會抱怨為什麼本土語言是必如果上述例子 粿、本土語言、廟會都覺得沒必要保留 那台灣文化要怎麼精緻呢讀過(X) 不過(O)
還有我們把傳染病的形象精緻化XD,每個傳染病都帥哥美女,不然就是正太羅莉,美到翻過去讓大家都記住疾病特徵。我還沒看過哪個國家的超強公部門敢這麼玩的也許再等幾年會出現關於這些傳染角色的小說文學故事但是在那之前有很多保守迂腐的人在抵抗創新,還好那些人的音量已經沒有辦法再主導台灣的文創走向了。我有個模糊的印象大概是來自國立編譯館的課本,說希臘城邦打敗波斯以後,自信心大增,在那之後創作出很多了不起的傳世作品,成就至今世人心中的希臘形象。那麼台灣如果在武漢肺炎風暴中不倒,大概也會有類似效果。或許沒有我想的那麼容易,可能要經過戰勝中國的考驗,才能確立如希臘城邦擊敗大敵的自信心。所以我很期待有了自信的台灣能創作出傳世文學作品。
作者:
j31712 (手中的幸福)
2020-10-12 18:27:00廖輝英的老台灣四部曲
作者:
farnorth (可愛北極熊)
2020-10-12 19:06:00吳明益
作者:
joycel (小喬)
2020-10-12 23:50:00吳明益、廖瞇
作者:
suii (傻咩)
2020-10-13 04:27:00楊青矗
作者:
Woodoo9 (Woodoo)
2020-10-13 14:05:00葉石濤 鍾肇政 賴和 楊逵 龍瑛宗駱以軍 吳明益 陳雪 李昂 童偉格
作者:
yyqq999 (LL)
2020-10-13 23:29:00吳明益,張曼娟
作者: isa2018 2020-10-14 02:09:00
要追求的是"文明"吧 有文化沒文明很慘捏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0-10-16 22:24:00文化是culture 文明是 civilization 還是有點不同
在中文裡文化跟文明用法真的差異不大。不然舉個例?譬如說馬雅文化或馬雅文明,這兩種用法都有人用,指的內涵也沒有特別差異。中文用的方式跟英文不一樣。不存在有文化沒文明的情況,也不存在有文明沒文化我說的當然是台灣用法,中國怎麼用是另一回事。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0-10-17 17:53:00給樓上 wiki 文化/文明的條目可區分差異。 例如我們會說網路文化、新住民文化,但不會說網路文明、新住民文明
作者:
yang122 (æ¼¾ ,,)
2020-10-18 00:46:00賴和、白先勇
jodawa這樣我懂你的意思,文化是小規模的,文明大規模,譬如有次文化的說法,但沒有次文明的用法。
作者: leterg (leterg) 2020-10-19 01:06:00
汪笨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