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7634483
冷戰時期最重要的國際事件,以色列的建國肯定名列其中之一。猶太人在經歷了噩夢似的
大屠殺之後,回到了「故土」打造自己的家園,卻是以剝奪當地現存居民為代價,從此中
東就不得安寧。不過個人認為這是外人難以評論的事情,畢竟這之中牽涉的糾葛已經屬於
生存權的層面,很難用什麼道德等形而上的標準去評判。儘管也不是沒有來自猶太人自身
對於「以色列國族」的質疑。這些面向也不是我特別感興趣的部分,個人在意的是他在外
交與軍事上的活動層面的歷史。華文圈對於這方面的書這幾年稍微有些增長,可選擇性還
是不多,所以這本《六日戰爭》一出,翻翻覺得不錯就購入了。碰巧,HBO也撥出了以色
列人自己拍的劇集〈眼淚谷之戰〉,雖說是不一樣的背景但可以湊在一起看也是有意思。
「六日戰爭」(這是以色列方取的名字)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這漫長的半個世紀多的衝突中
的一個階段,本書作者邁克爾‧B. 奧倫(Michael B. Oren)在書的標題加入了一個「現
代中東的創生」,但他自己在結尾也承認「這場戰爭改變了什麼?…答案依然模糊不清」
。不過,歷史是延續性的,沒有這個事件,就沒有驕傲自大的以色列,然後也不會有贖罪
日戰爭,按照蝴蝶效應的理論,中東史,乃至世界史都可能產生許多影響。按照此說法,
作者這個標題倒也下的不算太過。
而這場戰爭,顧名思義,它前後不到一週,放在被霍布斯邦稱之為「極端的年代」的二十
世紀裡面,非常非常短促,但又具有決定性。它非常符合發動方的企圖:迅速、一刀致命
的擊敗敵人,迫使對方談判。四面受敵,資源短缺的以色列,經不起任何一場消耗戰。說
來有趣的是,歷史上跟這個國家處境最相似的,恰恰是對其「促生有功」的德國。著名的
美國戰史家羅伯特‧M.奇蒂諾(Robert M. Citino)對自普魯士以來的德意志國防軍傳統
給了一個「德式兵法」的名號,這支軍隊依照其國家的處境,替它們的戰爭方式做了一個
量身打造的公式:以「任務型領導」來保持中底層官兵的活力,而將官採取高度進取與主
動攻擊精神來面對戰爭,力求以高度機動性來尋求決勝機會,包圍殲滅對方主力消除抵抗
意志,在有限資源情況下迅速致勝。奇蒂諾在他的《從閃電戰到沙漠風暴》中評論以色列
國防軍時說到:在二戰之後,效法德軍最全面的莫過於這支軍隊。
但對以色列人來說,最不幸的地方在於,其處境並不能因為軍事的勝利而有所緩解,因為
誠如克勞塞維茲所言,戰爭不過是政治的一種手段罷了。面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敵意,猶
太人過去十幾年裡,最多也只能爭取到「停戰」,始終無法得到對方的「承認」。這並不
難想像,光是巴勒斯坦人的問題就非常棘手,更何況阿拉伯人把以色列的建國當作是西方
帝國主義對其入侵的過往的一種遺緒,這與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去殖民化浪潮中相呼應,產
生了極大的話語力量,即便有些人對於此產生了懷疑,也很難發聲與立足。
而事實上,在冷戰期間的兩大強權也都為此問題增添了更多的麻煩。蘇聯利用了阿拉伯人
的這種反帝情緒,把他們拉攏到了自己的旗下,儘管它並沒有企圖與西方打一場熱戰的意
思,但做為一種無形的對抗,中東是主戰場。歐美各國也差不多處境,特別是因為石油,
他們就算同情以色列,也不可能徹底敢開罪阿拉伯世界,別說英、法,就連美國也都是首
鼠兩端。
以色列的困境也是非常明顯的。當然,猶太人首先自己得自立自強,全民皆兵,抱持著「
馬薩達精神」(猶太民族大起義被羅馬帝國擊敗時的最後據點,所有人都寧願自殺也不願
屈服),但他們也知道持續的對抗最終結果就只是共同毀滅,始終嘗試採取政治的方法解
決。這次的六日戰爭前也是如此,埃及、敘利亞等國公然的陳兵邊境,動武企圖昭然若揭
,但他們不願被國際指責是「開第一槍」的侵略者,又按兵不動;而以色列的處境就像是
被一群武裝份子圍在家中,整天惶恐不安,但想主動驅逐卻反而會被指責是挑起戰爭的惡
徒的住民。兩邊僵持不下,都沒法真正的和平,聯合國強權各自心懷鬼胎,大多時間口惠
實不至。作者花了許多筆墨撰寫這段過程,讀來真的覺得無奈,此時討論罪責沒有意義,
純粹就是國際政治的陰暗面。
戰爭在六日內結束,幾乎是以色列的全勝,埃及兵敗如山倒,外強中乾的一面被徹底戳破
。說來好笑,這畫面看起來跟紅軍當初被納粹德國打的一敗塗地何其類似,原因也差不多
:軍容表面強大,其實士兵訓練不足,軍官素質低落,將官各種不適任,上層明爭暗鬥,
沒有任何具體作戰準備與計畫等。總之,最尷尬的莫過於蘇聯,他們的裝備顯得徹底完敗
於歐美,儘管心知肚明是使用者的問題卻又有苦難言。而以色列也有陰險之處,一開始擔
心多線作戰,對敘利亞採取守勢,表示不願擴大戰端;等到埃及完敗,發現戈蘭高地空虛
時,又立刻主動出擊直逼大馬士革。要說沒有什麼領土野心,怕也是未必。不過,最後以
色列也還是見好就收,很快接受美蘇的介入談判停戰,採取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畢竟國
際政治也是很現實的,勝利者擁有最大的話語權,現在特拉維夫可以讓它的鄰居坐下好好
談了。
聯合國做成了242號決議,要求以「不容許以戰爭取得領土」為原則,在保證以色列國家
安全為前提情況下,無條件歸還所有佔領地並達成和平協議。但事實上以色列保留了西岸
、耶路撒冷跟戈蘭高地(作者沒有提及),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也沒有立即接受。這個決議
還是跟之前一樣,它只是短暫的停戰,就像當年巴黎和會那樣,並沒有真正解決任何問題
。作者坦言,至少這場戰爭讓雙方再次面對了實質:「以色列的存在」是雙方爭端的核心
,阿拉伯人無力消滅,又不願意共生,那就最後只會陷入這無窮盡的爭端輪迴。只是,站
在當下看來,似乎還要再經歷更多的磨難,人們才會真正的領悟。畢竟,這對以色列人來
說,也是血與淚的故事,儘管他們是勝利者,並不代表沒有任何代價。前面提到的電視劇
〈眼淚谷之戰〉,就拍出了許多一般軍民的犧牲與無奈。
坦白說,本書作者不算會講故事。他是很清晰的呈現了事情的經過,但其實更像是流水帳
般的紀載。他把很多筆墨花在不必要的敘述上,反而沒有去著墨更多些關於主要參與者,
阿拉伯與以色列的高層政治人物的心路歷程,或者是軍民的回憶或許更有意思的地方,這
導致整本書的部分顯得有點沉悶。不過,至少他算是完整交代了〈六日戰爭〉的始末,而
譯者的翻譯流暢,對此主題有興趣的讀者還是可以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