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零規則》:Netflix的經營之道,看完想送一本給過去的所有老闆
網誌好讀版:https://ijuhsu.com/no-rules-rules-netflix/
書名:
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控管,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NO RULES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Reed Hastings, Erin Meyer
譯者:韓絜光
出版社:天下雜誌
-
《零規則》一書是由Netflix創辦人之一的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
與管理學院教授艾琳‧梅爾(Erin Meyer)共同合寫而成。
分別由公司內和公司外的人共同描繪Netflix這間公司讓觀點更加多元,
而且看完這本後真的會很想送一本給過去所有的老闆們:P
-
# No Rules Rules Netflix
曾經略有聽聞Netflix是一間很棒的公司,不是指服務,而是「經營」。
讀完了《零規則》,確實真的有被他們的公司文化給驚豔到。
前一陣子,我因為要寫論文而從公司離職;當然,
在公司的體制下一定會遇到一些問題及困境。
我也曾設想過,或許身為管理者真的得事必躬親、每件事情都監督;
但沒想到Netflix真的打破了這樣的傳統想法,並且成功了。
其實一開始以為這是一本歌功頌德的書XD
(看完後可能還是,因為看完我都想去那裡工作了)
不過作者分別是代表公司的里德、以及代表公司外部的艾琳;
這樣的搭配會讓這整本書的討論更具有一些可信度。
比起落落長而讓人有些無奈的中文副標題(而且近年來是不是都流行這種副標?)
我更喜歡簡潔有力的英文主標題,根本就直指這次的核心:
No Rules Rules.
與其討論Netflix在管理上用了什麼樣的方式,不如說他們根本沒有在管理。
當然這並不代表放任,但:
- 沒有限制的出差費用
- 沒有休假的管制
- 做決策不需要層層上送
這種看起來很「沒管理」的管理最終成為了他們成功的關鍵。
但我覺得,這是有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的。
-
# Netflix管理三個階段
Netflix的管理分成三個階段,大概是這樣:
人才 誠實 控制
Phase 1 累積人才密度 鼓勵誠實敢言 開始放鬆控制
Phase 2 強化人才密度 增進誠實敢言 放鬆更多控制
Phase 3 人才密度最大化 誠實敢言最大化 去除大部分控制
基本上他們創造了一種文化--F&R文化,也就是Freedom & Responsibility。
他們給予了所有員工最大的自由(而且是我們很難想像的自由程度XD),
但同時員工也必須要對得起這樣的自由。
以下分別依三個面向來討論;但我認為這一切的關鍵,前提在於:
高密度人才。
-
# 高密度人才
在討論後面的「自由」之前,
應該要先知道Netflix整個決策的根基都是在於這個高密度人才;
唯有公司的人才都是優秀人才,才有可能形成這樣的公司文化。
Netflix是一間很強調創新的公司,他們知道社會瞬息萬變,
所以寧可多花錢,也不會設立目標;
而這樣也就代表,他們隨時隨地都得需要改變。
但改變不是容易的,它更需要人們去觀察世界。
但Netflix不擔心,因為他們找來的員工,都是業界的頂尖人才。
## 永遠給業界最高薪
他們強調會給人才該業界的「最高薪」,目的就是把最好的人才留下來。
這個最高薪,並不是每年固定調漲;
反而,他們鼓勵員工隨時接起Head Hunter的電話、詢問現在的產業行情;
如果行情高於現有的薪水,公司也會願意給出這樣的薪水。
好的人才就能激發好的創作力和想法。
當工作的同事各各都才華洋溢、富有想像力,那種工作的火花真的很棒;
但如果大家程度參差不齊,可能有些人還會拉下別人的表現,
久了之後真的很容易喪失戰鬥力。
好的人才也能拉出好的人才進來,他們稱之「hierachy of picking」。
好的人才會聚集在一起,也因此能挑出最適合的人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相較於好的人才會以最高薪的留下,他們會給予不好、表現普通的人優渥的資譴費。
因為他們認為,與其讓這個表現普通的人留下,
不如趕快聘任一位優秀的人才,才能對公司更好。
那要怎樣才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才呢?他們有了所謂的「留任測試」。
## 留任測試
每一段時間,主管們就會進行「留任測試」,思考:
哪個員工如果要離職,他會全力留住他?
哪個員工如果要離開,他會自動地讓他走?
透過這樣的思考,就能夠知道這些員工哪些是值得留下的好人才。
不過這只是上對下的評斷,下屬可能無法知道上司的想法;
因此他們有另一種制度,叫作「反留任測試」。
## 反留任測試
與留任測試相反,員工也能夠定時當面向主管詢問:
倘若我想離開,你會用多大的力氣挽留我呢?
如果主管表示不會想要特別說服你,那你可能就要小心了;
但如果主管表示會極力說服你留下,那你就是他們所要的好人才。
不過有些人可能會好奇,你怎麼知道這些人說的是真的呢?會不會只是膚衍你?
那這就可以談到他們的第二個大原則:誠實敢言。
-
# 誠實敢言
Netflix相當提倡「誠實敢言」,也就是向任何人都開誠佈公!
這樣的考量,或許是因為秘密很容易造成溝通上的困擾,或許有些事來不及即時停損;
秘密也有可能會造成彼此的不信任或猜疑。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全公開吧!
例如一般公司都很關心的各式數據資料及財報,所有的員工都可以任意看。
甚至在Netflix上市之前,他們也讓所有員工知道公司內部的所有資料,
不擔心他們洩漏出去。
不過說實在,這件事聽起來不難,但實際要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想想看你要跟你的家人、朋友或伴侶所有事情都開誠佈公,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但在Netflix會盡量希望大家都做到這件事。
他們會向任何的工作夥伴直言不諱,
即使是高你很高級的主管甚至是公司創辦人,他們也會直接說出諫言。
《零規則》用實際的例子向讀者說明這樣的誠實敢言帶來了什麼好處,
以及它們一開始的困難是什麼。
可能有些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批評、可能會造成辦公室的負面情緒;
但他們都用不同的方式來化解這些危機(根據艾琳的調查,應該是真的)。
因為能隨時隨地接收到來自所有人的評價與建議,
因此也能夠即時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改進。
有了誠實敢言的機制,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足與不足,
所以你不會沒有改進的機會就被FIRE。
除非你不願意改,不然永遠都能進步。
裡面還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也就是:
如果對公司抱有負面的批評而不說出來,那反而是對公司的一種不忠。
欸!可以大方地跟公司說出他的缺點,真的超棒的!
不過這些評論也不能亂批評,而是都需要給出一定的具體改進方案。
這裡想特別提一下,他們沒有績效評量,而是「360度評量」。
## 360度評量
因為績效評量多是上對下,而且只能得到上司的回饋,加上Netflix並不設立KPI,
所以他們選擇的是360度評量。
他們會請同事替他們評量,找這些人給予明確的回饋。
有趣的是,原本可以匿名,但匿名反而讓他們太不自在,
後續的360度評量反而變成署名了XD
《零規則》提出了360度評量的方式:
- 適合小團體(8人以下佳)
- 需提供可實際執行的回饋:
e.g., 25%的正面回饋(e.g., 你可以繼續做…)
75%的建設性回饋(e.g., 你可以開始做/停止做)
- 剛開始執行時,可以先找:能大方接受負面回饋並不吝表示感謝的人來開場
我非常喜歡這個「繼續、開始、停止」的方向引導,
這樣可以避免很多情緒性的發言,並讓人知道具體來說應該要如何執行。
報告前,同事們會直接地把想法寫在文件的備註欄中;
里德也提過他會讓同事們以-10~+10的評分制度來獲得大家的意見。
當然,《零規則》中也有提到這種誠實敢言帶來的負面影響,
例如有些人會很擔心受到批評、甚至文化差異下會造成誤會;
但他們最終還是會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來讓公司更進步。
-
# 零規則就真的是零規則
基於上述兩個面向:優秀的人才、誠實敢言,他們才能做到如此寬鬆的控制。
而且這些方式看起來超夢幻!
舉例來說,他們不會為出差等狀況設立上限;
所以大家不用很擔心這次的餐費會不會超標、住的旅館會不會爆表。
公司開始他們任意報帳,一切的原則就是「為公司好就好」。
(當然也有人濫用資源,那就當然會被FIRE)
更讓人羨慕的是,他們休假制度是沒有限制的;
你想休多久,就休多久。
里德認為Netflix是一個注重創意的公司,
所以如果適當地休閒和旅遊能夠激發他們的動力與創發力,那你想休多久都可以。
當然,艾琳一開始也質疑:沒有設立休假制度,會不會大家都不敢休假?
確實這件事也是初期遇到的問題,後來公司要求主管要以身作則、盡量休假XD
這樣員工才知道自己任意休假是可以被接受的!
任意休假也有可能造成進度上或工作上的落差,
所以休假的前提就是要先跟同事們確認,只要協調好就沒有問題。
雖然出差、休假的控管放鬆大概是夢魅以求的,
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對於「決策核准程序」的放鬆控管。
一個幾百萬美金的購買案,要簽署的人不是公司的老闆,而是下決策的那個員工!
因為如果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層層的關卡,不僅曠日廢時,
而且會覺得:即使失敗了,那也是大家要一起承擔的。
所以他們的主管基本上只給大方向的原則,
所有的決定都由員工決定;只要你覺得可以,那你就下去做。
那失敗怎麼辦?
Netflix不會因為一次的失敗而開除這個人;
「誠實敢言」會讓他接受大家的評論,負責人需要公開向大家承認失敗,
向大家分享這次經驗及可以改進的方式,讓大家未來避免遇到同樣的失敗。
因為每位員工發現自己被公司所信任,且一舉一行就會對公司做出重大的改變,
他們當然也會更小心做決策。
-
# 小結
看完了這本《零規則》,當然一方面羨慕這樣的工作環境,
也敬佩他們想得出來這樣的管理方式。
相較於比較常見的「管控式」管理(所有事情都設下條件、要求、規範),
Netflix這種比較像是「資訊式」管理(提供必要的資訊,不管控細部的內容)。
里德提醒大家,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適合這樣的管理方式;
當今天公司的目標是為了防範錯誤(如:組裝飛機、醫療環境),
那適合管控式的管理;
但如果公司的目標是創新,資訊式管理就非常適合。
最後,里德重整了Netflix的管理方式,是基於三個條件:
1. 高人才密度
2. 目標:創新
3. 鬆散耦合(loosely coupled):決策高度分散、決策去中心化
尾聲,我很喜歡他裡面引用了聖修伯里的詩句,統合了這整本書: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
不要號召工人收集木頭、
發號施令、分配工作。
反而教導他們,
對一望無際的大海心生嚮往。
想想,一群對大海嚮往的高度人才,不被木頭、工作所限,
會做出什麼樣的船航向大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