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圖文版:https://reurl.cc/bXaavl
書名:傀儡花
作者:陳耀昌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6 年
讀後心得:
這幾年的長假,常帶著家人小孩到南部旅遊。除了我們喜愛南台灣的古蹟名勝之外,美食
小吃更是一大誘因。今年的寒假繞過半個台灣,我們到屏東旅行一週。有別於大多數人的
陽光沙灘比基尼的度假路線,我們的行程隱約圍繞著一個主題,那便是一百多年前曾發生
在這個皇權所不及且族群大雜燴的化外之地,因國際事件使台灣登上世界舞台的故事-
1867年的羅發號事件(或稱羅妹號事件),以及爾後的南岬之盟、牡丹社事件等等。遊記
就之後有空再補上,本篇文章就先來説說陳耀昌這本以 1867 年為背景,述說當時羅發號
事件發生後,斯卡羅各社、清朝政府以及外國使節間如何斡旋操作,最終得以達成和平盟
約。
細想閱讀這本書的緣起,應是在查找行程時,在地圖上注意到以前曾經在一些鄉野怪談中
曾出現的「八寶公主廟」不知在何時已經被我標註起來。大概是之前有些以訛傳訛的故事
吸引了我的注意,說此廟是古時候荷蘭公主漂流至此遇難,因冤魂作亂地方而設廟。雖然
覺得這個故事有趣但貌似不真實,不過當時並沒有仔細探究,也就這樣在地圖上以一個標
註點擱置。直到今年才有機會實地造訪。旅行結束後,有一日在網路書店上閒晃,便發現
了陳耀昌的三本以台灣歷史事件為背景而作的小說,分別是 2016 出版的《傀儡花》,
2017 出版《獅頭花》和 2019 出版的《苦楝花》。粗略的閱讀了書本簡介,發現故事內
容和旅遊主題路線一致,便一時腦波弱訂購了這三本台灣花系列,塞爆我本來空間就已經
所剩無幾的書櫃。後來發現公視即將在 8 月播出的《斯卡羅》原著小說即是《傀儡花》
,為了不被電視爆雷,立即將此書拉到最高待讀順位,火速將這厚達400餘頁的小說看完
。而作者在更早期一點還著有《福爾摩沙三族記》,以及在寫這篇讀書心得才發現作者
在 2021 年 7 月剛出版最新的小說《島之曦》。
向來我不是太喜歡閱讀歷史小說,一來是因為容易將史實與作家虛構內容弄混,使自己日
後對於正史的理解有誤;二來是因為覺得既是想要了解在古時候那個時間點所發生的人事
時地物,那麼直接閱讀基於史實的非小說作品豈不是更直接了當。然而,讀了陳耀昌這本
小說之後令我有些改觀。這本《傀儡花》雖是小說體裁,但是並非天馬行空的狂想。凡是
歷史事件、人物關係與古代地名都能有詳盡的考證,也在文中給予清楚的註解和參考書目
。這樣的寫作工作想必是繁雜龐大,不禁暗自佩服作者用心之深,對於歷史材料掌握之精
準熟稔。跟著書中角色一起回到 1867 年,彷彿能夠對當時在瑯嶠地區族群大雜燴的「熱
鬧」感到身歷其境:福佬、客家、平埔與高山原住民之間為了生存的衝突競爭,以及共存
之下混血的下一代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的矛盾,除此還要面對來自清國的統治者以及西方
的征服者的挑戰,真是一個紛亂的年代啊!
作者藉由創造的客家與原住民混血的虛構角色-蝶妹,在書中貫串起各個歷史場景。起先
因混血身份而心底感到茫然不得於各族群的認同,也因為母親的刻意隱瞞而自始至終未曾
得知自己在母族的真實身份地位。而後命運流轉使之離開家中,寄居於平埔與福佬混血的
頭人家中,也陰錯陽差地在各種巧合之下,與其胞弟文杰,即為書中斯卡羅大頭目卓杞篤
的養子,擔任起斡旋於各族勢力之間的關鍵角色。所幸在其奔走之下,得以達成和平之盟
免除了一場戰禍,既保全了原始母族的血脈,最終也能以全新的身份認同融入了台灣社會
。整個故事讀來,頗有作者意欲藉蝶妹的身影暗示台灣之島的身世命運。並暗自期待社會
各族無論先後到來,都能夠接納彼此團結互助盡釋前嫌,方能抵抗外來勢力齊度難關。
這樣的歷史小說當然免不了偷渡了一些作者個人的評斷與觀點,有些看了使人會心一笑。
例如一個我很喜歡的橋段,即是兩次斯卡羅頭目卓杞篤與清國總兵劉明燈以及合眾國領事
李讓禮的會面安排經過,過程除了體現出原住民們的率直與紀律外,也描述了比起與清國
人交涉,原住民更願意與洋人談判條件。原因是相對於洋人的坦率與誠懇,清國人的虛偽
與欺騙讓他們無法信任。我想這當然多少難免涉及了對族群的刻板看法,無法以偏概全。
還有書裡有時會穿插古代台灣的「旅遊行腳節目」,突然在某些章節介紹起當時的辦桌菜
色或是各地小吃與風景名勝,我能理解這是作者是為了增加讀者對於當時社會風俗的認識
,但有時覺得對於閱讀整個故事會有些讓人出戲。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相當值得閱讀且深度考據的台灣歷史小說。能讓我們對於 1867 年前
後羅妹號事件以及其後所觸發的連鎖效應能有更全盤的認識,其促成下瑯嶠十八社的同盟
,力抗西洋各國對於台灣戰略地理位置與豐饒物資的虎視眈眈,還有清國的消極治理態度
自此轉為積極。這個時代的精彩故事,可說是台灣登上歷史舞台的重要一幕。也相當期待
之後公視以此小說為本而改編的「斯卡羅」一劇的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