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版版友好,
10月高雄[享閱X共好]《教養的迷思》導讀會來了~~
繼9月在屏東順利舉辦後,10月份即將回到高雄繼續舉辦~~,而本次因有維士比基金會的
贊助,所以不用場地費/低消喔~~
這次也更新兩份課前預習教材,有心版友千萬別錯過這次關於教養的深入知識喔~~
分享的書籍一樣是《教養的迷思》,本次主題,可能對身為父母的你或對自己父母教養方
式困惑的你,會有些幫助~
10月高雄[享閱X共好]導讀會資訊如下,歡迎直接報名或前往Facebook粉絲專頁留言,也
可站內信問我喔~
======================================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書籍是《教養的迷思》~許多文章在談父母對個人的影響,
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影響大嗎?當你想到這些影響時,你心中是感激的?還是怨懟的?
這些感激或怨懟,有多少是我們的《教養的迷思》讓我們錯誤的推崇(或歸咎)了他呢?
(父母心裡苦,你聽到了嗎?)
當然啦,我們還是可以感謝他把我們生下來,並把我們養大。
但若我們能認識《教養的迷思》,放下那些本來就不該由媽媽(爸爸也一樣)承擔的責任
,很可能某些心中的結能因此解開,關係也能變得更好喔~
講座資訊:
[享閱X共好]讀書會No.20《教養的迷思》
導讀:陳信吉 臨床心理師
時間:110/10/15(五) 19:00~21:00
地點:維士比教育基金會/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二路175號維士比大樓6樓之1
說明:這是講座式讀書會,不論有沒有讀過這本書都歡迎參加,欲參加者請填寫表單報名
,以利人數統計
(活動免費,感謝維士比教育基金會提供場地)
報名表:https://goo.gl/forms/1ykZqQ9D7xncEXDE3
*若你認同此類好書分享活動,請幫忙推文、回覆提問或轉發站內信,感謝~~
原始[享閱X共好]FaceBook粉絲專頁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readtogether.goodtogether/posts/877595543130505
=============================
以下為參考資料:
博客來之書籍簡介: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2505
課前預習教材:
1.薈萃分析(meta-analysis,一種將多個研究結果整合在一起的統計方法,此法的文獻
回顧更具客觀性與證據力)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並無法預測孩子的未來,也就是說,父
母可以停止自責了。
既然如此,那影響孩子未來的是什麼?父母的角色又是什麼?
來聽聽《教養的迷思》進一步了解吧!
https://ideas.ted.com/why-parents-should-stop-blaming-themselves-for-how-their-kids-turn-out
2.為人父母的你,累了嗎?
我們的社會,有那麼多的書、那麼多的「專家」想要告訴父母「你要這樣那樣,不然就會
害了孩子一輩子」
但,真的是這樣嗎?這種「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觀點,究竟是真的,還
是迷思呢?
歡迎一起來聽《教養的迷思》作者茱蒂.哈里斯如何用理智科學的分析,從研究數據中抽
絲剝繭,告訴我們答案!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638
3.「孩子願意對父母表露情感」、「孩子有問題願意主動向父母求助」、
「孩子願意聽父母建設性的批評」、「父母知道如何說"對不起"」、「支持孩子的興趣」
、「不過度保護但也不是沒有界限」,上述六點對親子關係來說是好建議,
但對孩子未來的個性與成就有必然關係嗎?
《教養的迷思》作者認為:關係不大(阿吉老師也這麼認為)。
啊啊啊,不都是學臨床心理學的嗎,怎麼觀點不一樣!?
嗯,想知道的話,你可以親身來聽聽看,哪方的說法有道理,好自行判斷喔~
https://reurl.cc/2o81V4
4.越是相信孩子的表現是父母的責任,父母就越會要控制孩子以表示盡責;
越是認為自己的議題是童年時父母的創傷造成,就越難以跨出改變的那一步。
所以,是時候改變「父母的教養是孩子行為的決定因素」這類觀點了,
就如同本文說的,我們應承認育兒有其局限性,需要對童年條件的複雜性有更深入、
更富有同情心的理解,而《教養的迷思》便是這樣的一本書。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when-kids-call-the-shots/202105/7-challenges-kids-face-have-nothing-do-parenting
縮址:https://reurl.cc/yek7La